打窝越准越好吗?

人和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一个生活在陆地,一个生活在水中。而生活在陆地的钓鱼人,总会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断定水里的鱼也是这样想的。就拿打窝来说,很多钓鱼人都会认为打窝越准越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前的时候,也是十分羡慕能够把窝打准的钓鱼人!时常在打酒米窝料的时候,利用长竿搭配打窝器去打窝。可最近做了一次水下试验后,却发现有的时候打窝越准,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忆一下之前的垂钓经历。是不是在钓鱼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有鱼蹭线然后浮漂出现动作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钓手们都会以为是鱼在用身体去蹭线。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鱼身体上的有个特殊器官叫做侧线,他能够感知到水流和障碍物的变化,自然也会感受到鱼线。所以说,鱼用身体蹭线的情况,大多会发生在黑坑这种高密度的钓场,在野钓中自然很少出现。这时问题就来了,可野钓的时候,也会出现蹭线的漂像呀!这是怎么回事?

重点来了,这里要注意!之所以野钓能够出现蹭线的情况,是因为鱼比钓鱼人想象的要聪明。这是什么情况呢?是鱼在水中会用前鳍和尾巴去煽动窝料,然后让窝料产生移动,以此来分辨哪个是不能吃的钩饵,哪个是能吃的窝料。

到这里朋友们就问了!鱼真的有这么聪明吗?要真是这么聪明不就钓不到它了吗?这是因为鱼的聪明在于识别性,当被钓鱼人伤害过后,便会对窝料存在识别性,自然会出现煽动窝料的情况。但是鱼和鱼之间却不存在交流,当同伴被钓走后,鱼只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饵料具有危险的认知。

这里说句题外话,在济南的天天渔钓场,鱼儿受到高压垂钓和反复钓放的驯化。在钓到它们后,反而会毫无挣扎并且张开大嘴一动不动的,让钓鱼人去摘钩。这就说明了鱼具有识别性,也只有具有识别性后,才能够出现猾鱼这种情况。

有点跑题了,咱们话说回来,鱼会不会煽动窝料,和打窝准确与否有什么关系呢?可不要小看这一细节,不仅仅有关系,关系还很大,这可关乎到最终的钓况和垂钓感受。

在做了一系列的水下试验后发现,鱼煽动窝料的规律是,会从窝料的中心点,煽到周围的地方,也就是说会形成一个空心圆,导致四周都是窝料,从而捡食四周的窝料,来避免吸食钩饵被钓中。

结论来了,可要记好了!这也就是说,在垂钓经常有人垂钓的钓场时,打窝打的越准,就越会形成同心圆的情况,鱼儿便会主动地把窝料煽动到一旁再捡食。如果主动的把窝料打散,鱼儿便不知哪个是重心点,则会无规律的煽动饵料,从而能够增加捡食到钩饵的机会。

总结来说,在垂钓生口鱼的钓场,窝料打的准一点方便聚鱼,在垂钓猾口鱼的钓场,窝料打的散一点,能够让鱼更容易捡食到钩饵。有些时候,并不是自己买来的窝饵不好用,更多的是让窝料打的越准,垂钓效果越好的惯性思维给禁锢住了。

  1. 还没有评论

  1. 还没有引用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