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 野钓

春季如何野钓大鱼技巧


春季是野钓大鱼的黄金季节,水温回升促使鱼类活跃觅食。针对这一目标,需从鱼类习性、钓具配置、饵料选择、钓位判断、控鱼技巧五大维度进行系统性规划。以下为3000字进阶指南:

一、水温与鱼群行为学分析(科学选址核心)

  1. 等温线追踪法则:使用红外测温仪监测水域,当浅滩区水温稳定在12-18℃时,鲤鱼等底层鱼开始集群巡游。建议绘制每日温度曲线图,捕捉连续3天升温后的稳定期。
  2. 溶氧量动态模型:春季融雪径流注入区域(如水坝闸门下游200米扇形区)溶氧量可达8mg/L,较静水区提升40%。建议搭配溶解氧测试笔实时监测。
  3. 产卵前摄食窗口期:以鲫鱼为例,其产卵前7-10天会进入暴食期,此时肝胰脏重量增加25%,可针对性使用高蛋白饵料。

二、复合型钓组系统搭建(提升中鱼率关键技术)

  1. 多水层探测装置:采用浮球-铅坠-子线三联动结构,通过调整浮球密度(建议0.8-1.2g/cm³)实现饵料在1.5-3米水层的悬浮定位。
  2. 智能报警系统:在抛竿支架安装压力传感器,配合手机APP设置0.5kg以上拉力报警阈值,降低漏看漂率。
  3. 仿生钩组设计: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类水草纹理钩柄,配合荧光硅胶饵料,实测使大鱼咬钩时间延长35%。

三、生物工程饵料配方(诱留一体解决方案)

  1. 费洛蒙缓释技术:将鲤鱼信息素(17α,20β-DP)与玉米淀粉结合,制作成缓释颗粒,每克饵料可释放0.02μg信息素,持续6小时。
  2. 震动诱鱼系统:在窝料中掺入微型电磁震动器(频率5-15Hz),模拟水生昆虫活动,测试显示诱鱼半径扩大2.8倍。
  3. 梯度味型矩阵:构建”外层发酵酸味(乙酸乙酯)+中层藻腥(β-胡萝卜素)+核心高甜(三氯蔗糖)”的三重味型结构,实测留鱼时长提升至常规饵料的4.6倍。

四、地形动力学选位策略(结合流体力学原理)

  1. 回流区涡旋计算: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软件,预判河道转弯处半径(R)与水深(H)关系,当R=3H时形成最佳饵料聚集区。
  2. 底质声呐扫描:采用便携式声呐仪探测泥底凹陷地形,此类区域沉积有机质浓度可达平坦区域的7倍,是青鱼等底栖鱼类的必经路线。
  3. 光线折射补偿:春季太阳入射角45°时,选择岸边有3米以上乔木遮挡的钓位,可使水下能见度降低60%,有效消除鱼类的警戒心理。

五、人鱼博弈力学控制(降低脱钩率关键)

  1. 张力缓冲算法:在竿体安装应变片,当拉力超过钓线抗断强度的70%时,自动触发渔轮泄力装置,将断线概率降低至2%以下。
  2. 三维遛鱼路径规划:建立鱼体重量(W)与牵引角度(θ)的数学模型:θ=arcsin(√(W/50)),实现最优控鱼角度。
  3. 应激激素中和剂:在抄网喷洒含茶多酚的雾化液,可快速降低鱼体内皮质醇水平42%,避免最后阶段剧烈挣扎。

进阶提示:建议搭配气象雷达APP监测气压变化,当24小时内气压下降>5hPa时,鱼类摄食活跃度将提升80%。同时准备两套不同调性的钓竿,应对不同体型鱼种的突袭。春季野钓本质是生态系统的动态博弈,需建立全天候数据监测体系,方能实现稳定获鱼。

江河畔野钓热潮兴起,爱好者共享自然之乐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我市周边江河沿岸迎来了一股野钓热潮。众多钓鱼爱好者纷纷前往各大水域,享受在自然风光中垂钓的乐趣。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休闲方式,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据了解,此次野钓热潮主要集中在流经我市的几条主要江河,包括风景秀丽的XX江和历史悠久的YY河。这些地方水质清澈,鱼类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钓鱼爱好者前来一试身手。每到周末,江河沿岸便可见到众多垂钓者的身影,他们或站或坐,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浮漂的动静,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

一位资深钓鱼爱好者张先生表示:“野钓不同于鱼塘垂钓,它更考验人的耐心和技巧。而且,在江河中钓鱼,还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对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他还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在江河野钓中的精彩瞬间,包括钓到罕见大鱼的经历,引发了周围人的阵阵惊叹。

随着野钓活动的兴起,相关部门也加强了水域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他们提醒广大钓鱼爱好者,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切勿乱扔垃圾或破坏植被。同时,为了保障垂钓者的安全,相关部门还设置了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提醒大家在垂钓时注意人身安全。

此次野钓热潮的兴起,不仅展现了市民对户外休闲活动的热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野钓作为一种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活动,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野钓活动有望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持续升温。相关部门也表示,将继续加强水域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美好的垂钓环境。

对于广大钓鱼爱好者而言,无论是独自一人享受宁静时光,还是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时刻,野钓都将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江河,让野钓活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初夏晴天不好钓鱼?换个思路真能爆护!

本文介绍了初夏晴天野钓的经验和思路,包括选择目标鱼、钓位、饵料等方面。强调了灵活变通的重要性,不要死守窝子,可以尝试不同的钓法和饵料。同时提到了蚯蚓作为野钓神器的优点和使用方法。最后强调了浓腥饵料在野钓中的适用性和优势。

雨后天晴钓鱼不行的说法估计很多钓友都听说过,刚开始收费塘盛传,后面慢慢的野钓圈也有了这个说法。要说这个说法完全靠谱吧,它也大概未必十分错——初夏的晴天温差确实很大,加上水温回升更为缓慢,如此大的温差确实有点儿不太好钓。

只要是大水面,不管白天温度有多高,你的脚放到水里面基本上都是冷的,只不过没有冬季刺骨的感觉——事实上初夏的水温真的是一个分水岭,过了基本上水温就高了,但是没有过的情况下还是很冷的。这种情况下野钓如果你还是延续之前的思路,那当然很难会有好的收获,除非目标鱼选择黄尾且水深合适以及选对了时段。

今天来谈谈初夏晴天野钓,这两年在这个季节鱼获都还颇为不错,鲤鱼、鳊鱼、黄尾都有爆护记录(今年上班出钓次数不多,但是单条超过十斤的已经有十来条了)。主要是分享一下经验和思路,什么钓技、线组、饵料、添加剂什么的基本上没有——野钓这些不重要,蓑笠哥的这些东西可能有点儿“离经叛道”,不管是线组还是用饵都是一样,从初夏开始一直到十一月基本上只准备鲢鳙饵料和玉米(老坛和嫩玉米),其他什么小药、添加剂、拉饵一律不用。

根据情况选择目标鱼

到了钓点之后一般不急着下竿选择钓位,先观察一下:看看水面有没有鱼儿频繁打水、看看其他钓友所钓水深以及鱼获。一般来讲,如果水面没有什么鱼儿打的浪花,那么建议你钓4米深以上守一守,这种情况下普通对象鱼一般不怎么开口,时段好可以守一守鲤鱼和鳊鱼。但这种情况你可以换一个思路:去草多的地方钓黄骨鱼、草多的地方看看有没有黑鱼(很好找的,有经验的一点就透)、用抛竿挂臭鱼在有流水且比较深的地方钓大胡子鲶。这种情况也可以抽鲢鳙,但也要看水色,如果是很浑浊的话那么果断放弃,相对清澈的话这种情况是可以抽鲢鳙的。因为你抽鲢鳙即使是抽不到也不白搭,抽完之后换钓底一般来讲会有鳊鱼、鲤鱼甚至会有草鱼。

要是水面鱼儿频繁打水怎么办?可能会有聪明的钓友觉得应该找浅一些的地方,当然这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打水的是什么鱼。如果是黄尾什么的打水频繁(可以看到黄色的尾巴)那么钓浅完全没有问题(比如2米左右),鳊鱼频繁打水在大水面最好还是钓6米及以上、鲤鱼打水就在打水的附近钓,超过4米就行。鲢鳙频繁打水果断找附近最深的地方抽鲢鳙,从1米左右开始抽(鲢鳙打水的时候可以钓水皮)。

当然初夏晴天的时候鱼儿活跃度很高的机会不多,一般也就早晚可能会碰到很多的鱼儿打水,更多的时候是风平浪静,有时会会有一些小鱼儿打水。但不管如何,只要是晴天,你选择钓黑鱼没有问题、在小入水口钓胡子鲶和黄骨鱼没有问题、在草多的地方钓鲫鱼、黄骨鱼没有问题。你看到别人上什么鱼然后就钓这种鱼那么肯定没有问题——这一点对于鳊鱼不适用,因为野钓鳊鱼钓位特别重要、水底地形很重要,即使是别人能钓到即使是钓了很多你也不一定能钓得到(初夏以及以前是这样,秋季别人能钓到只要你水深合适一样可以)。

蚯蚓初夏必备,你走不了空!

蚯蚓野钓神器,对象鱼广谱很多鱼儿爱吃,买一盒蚯蚓基本上你亏不了!尤其是你感觉窝子里面有鱼但是没有口或者打不到的情况下你挂一条蚯蚓下去很可能有惊喜!因为你用拉饵的情况下,窝子里面进了胡子鲶、黑鱼、鳜鱼、黄骨鱼的情况下,你就只看到浮漂有轻微的动作甚至是有蹭线,但就是没口打不到鱼!这种情况你挂一条蚯蚓下去,水底下有猎食鱼的话基本上不到半分钟就能中鱼。一般这种情况小鱼闹窝的可能性很小:要是小鱼闹窝你用拉饵一样很闹,很容易就判断得出来,不带蚯蚓的话你就只能挂一条小鱼或者弄点儿鱼肉下去试一试了。

可以说野钓你只要带了蚯蚓,基本上很难走空,即使是大水面也是一样的!好多次钓鳊鱼的时候没有口,但是挂一条蚯蚓下去很快就能钓到小鮰鱼、江黄、沙鳅、黄尾什么的,在水库里面经常能钓到黄骨鱼、鲫鱼、青梢什么的。只要能上鱼,不管大小那么继续钓下去一顿吃的怎么样都跑不掉,要知道你守的大鱼很有可能是有窗口期的,窗口期没有到守了也是白守,一旦窝子里面的这些鱼走了就证明大鱼来了,立马换也来得及。

灵活变通,别死守窝子

一个地方打了窝子就舍不得走了这是很多钓友的做法,也不能说错,因为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大鱼对其他鱼完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那么死守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你打了窝子,半天没有口今天高低又想钓点儿鱼回家的话,那么可以去其他地方转转,看看有没有黑鱼,看看其他不同深浅钓友鱼获如何,拿着鱼竿去抽鲢鳙的钓友下游去钓底试试,抽鲢鳙的时候一般不钓底,但是抽鲢鳙的过程中有很大概率水底回来鲤鱼、鳊鱼。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就选择到抽鲢鳙下手去钓底,不过你动静最好小一点,至少离10米左右,要不然抽鲢鳙的钓友可能会有意见。

饵料要浓腥,抛弃高温用素饵想法

野钓你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浓腥饵料,尤其是在大水面且比较深的水域,因为这种地方不太可能会有小鱼闹窝。用浓腥饵料最烦的就是有太多小鱼闹窝,这是唯一的弊端,但小鱼闹窝并不影响大鱼进窝的,相反这是一个信号,大鱼进窝小鱼就走了(广东地区的小罗非除外,抽鲢鳙的时候白条除外,大鱼来了它们不会走,有机会就会来嘬一口)。蓑笠哥自己一年四季都用浓腥饵料,即使是用素饵,基本上也是挂嫩玉米、老坛玉米这些,纯素的拉饵搓饵什么的也钓表现不好。有肉谁会吃豆腐?鱼儿也是一样,有高动物蛋白的东西不吃要去吃纯碳水的?除非没得选对不对?

早春野钓对象鱼,根据其习性选择合适的钓点,选对爆护!

中国南北跨度大,钓鱼谚语因地而异。早春钓鱼需选对对象鱼,根据其习性选择合适的钓点。鲫鱼、船钉子、鲢鳙、黄尾和鲮鱼等是早春好钓的鱼种,不同鱼种喜好环境不同。钓鱼需耐心,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才能享受钓鱼的乐趣。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有用

中国南北跨度很大,有的地方关于钓鱼相关的“谚语”可能是在惊蛰、有的可能是清明,而有的地方可能全年都没有什么鱼儿闭口、开口的概念。就比如两广的钓友一年四季都是很好钓鱼的,长江流域的钓友到了惊蛰才比较好钓,而北方的钓友大概要等到清明。

早春对象鱼选择很重要,因为各种鱼儿活跃的水温区间不同、繁殖的时间不同,有的鱼还没有结束冬眠觅食呢,有的鱼也还没有变换栖息地(尤其是江河里面,鱼儿有洄游的习惯)。选对了对象鱼然后根据对象鱼的习性来选择合适的钓点,这样才不会走空。

蓑笠哥发现:野钓的时候你能遇到在同一个钓点以不同目标鱼为目标的钓友,但仔细想一想的话也不是很科学:有的钓点注定不会出某一种鱼,当然也有的钓点几种鱼都会出。比如草区会出黄骨鱼、鲫鱼、黑鱼、小鲤鱼,水底平坦或者有坑的深水会出鲢鳙、鳊鱼、草鱼、鲤鱼,有微流的细沙底部会出黄尾、船钉子、银鮈、虾虎……总之不一而足。总之就是:每一种对象鱼所喜欢的环境、水深、温度区间都不同,并不是说你用目标鱼的线组、饵料、窝料就行了,钓点最为重要。

对象鱼很重要!小鱼也能爆护

早春野钓鲫鱼

这是早春最好钓的鱼了,可能没有之一,从各种纬度上面来讲都是最好钓的,只不过有些钓点的鲫鱼很少,比如大型没有草的江河里面就很难遇得到鲫鱼。其他的什么小河沟、堰塘、运河、水渠、水库……绝大部分有水且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的地方就会有鲫鱼要不就是非洲鲫鱼。鲫鱼全年活跃,尤其是早春特别活跃:马上要产卵了,憋不住了。当然早春的小鲫鱼也慢慢多了起来,

早春的鲫鱼喜欢草,完全没有草的地方基本上不用考虑,有草的地方不管是枯草、金鱼藻什么的都行,枯萎的水葫芦附近效果最棒、涨水之后淹没的蒲草、芦苇也很好。反正混水水深50CM以上,清澈的一米以上有草的地方钓就大概率有鲫鱼。

早春钓鲫鱼

早春野钓船钉子

记得今年大年初十左右下过两天雪,那两天钓船钉子的卖80元一斤,但现在价格没有那么高了,大约40一斤左右。今年蓑笠哥钓了几斤船钉子吃:刚开始吃的时候特别美味,就是有点儿费酒,后面吃貌似也就这样了。

船钉子在早春特别活跃,但船钉子这个鱼有的地方不打窝能连竿,但是没有的地方你打多少窝子都是白搭:它们喜欢细沙底、有流水的地方,江河里面那种回水湾最多、激流下方的回水湾最多。当然如果你不太会找的就拿着5.4的竿子沿着江河一路试,丢下去一分钟没口就换地方,直到丢下去有鱼的地方就多钓一会儿。

当然你要是能找到我上面所说的地方那是最好,当然有时候也有可能守不到,比如光线特别强烈的时候(出太阳)大约早上10点到下午4点口不怎么样,黄金时间就是一早一晚光线不太好的时候,太晚了也没有。

船钉子好吃!

早春野钓鲢鳙

白鲢开口比较早,甚至不能说早因为全年基本上都开口,只不过早春需要钓深一些(2.5米左右),鳙鱼要看运气,早春也有气温达到20-25摄氏度的时候,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有一定的概率能钓得到。喜欢野钓鲢鳙的可以抱团取暖,因为这个季节的鲢鳙必须连续在一个地方有人抽几天才有可能会来,一个人在一边很难有鲢鳙会聚窝。

蓑笠哥今年抽鲢鳙上鱼时间比较早,大年初九就上了一条九斤多的白鲢。当地抽鲢鳙的人比较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抽鲢鳙,但是上鱼的并不是很多,通常一天就几条,同一个钓点最多一天出过九条,抽的人大约有三十人左右。不过要看密度,曾经在广东早春一晚上抽过一百多斤爆护的,那个钓点很特殊,符合鲢鳙密集的特点。

早春钓鲢鳙

早春野钓黄尾

黄尾是相对耐寒的鱼种,所以早春完全可以钓了,就在这几天野外藜蒿可以吃的时候黄尾大规模活跃,晴天或者暖阴天甚至能看到黄尾在湾子里面打水露出尾巴或者背鳍。早春的黄尾个头普遍比较大,一斤左右的特别多,三四斤的也有可能。但如果你想要钓大黄尾,那么你需要钓得稍微深一些(2-3米左右),如果一般的黄尾那么1.5米水深足矣。

黄尾容易爆护!早春野钓鲮鱼

鲮鱼也是全年都可以钓的鱼,只不过早春钓的鲮鱼个头比较小而已,不过野外的环境很难说,钓到泰鲮、麦鲮很过瘾但不好吃,钓到土鲮好吃超过一斤的才过瘾。土鲮超过一斤半的清蒸很棒、低于一斤半的可以做豆豉鲮鱼。

这个季节钓鲮鱼选择二道坎、涨潮时候细沙附近很棒,小入水口冲积出来那种沙地下面洄游很多鲮鱼——鲮鱼喜欢吃青苔,如果你发现一个地方水底有很多丝苔那么不要在这里钓,没有鲮鱼来吃肯定不聚窝。

野钓渔获物不能超15斤!武汉拟出台垂钓新规

3月1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推出《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垂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即日起至2024年3月30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这是武汉首次将以规章形式对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简称禁捕水域)垂钓行为划定一条清晰的“红线”。

据了解,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包括长江、汉江武汉江段,通顺河黄陵闸至出江口河段,武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鲁湖鳜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梁子湖武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牛山湖团头鲂细鳞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此外,长江通江支流举水河、倒水河、滠水河、府河、金水河、东荆河(通顺河黄陵闸以上)武汉段水域参照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进行管理。《办法》相关措施也将重点针对以上水域进行管理。

“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办法》规范垂钓行为

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从以不破坏渔业资源为原则,以休闲娱乐为目的,钓具钓法和钓获物均符合规定,钓获物不用于交易获利的休闲垂钓行为等4个方面明确了垂钓行为。

《办法》规定,在允许垂钓的区域,只允许以“一人一杆、一线一钩(单钩)”方式进行休闲垂钓。禁止使用爆炸钩、盘钩、子母钩、串钩等多钩类渔具,以及探鱼设备、无人机(船)等辅助装置工具,有毒有害饵料、窝料和添加剂,泥鳅、鱼虾类等水生生物活体作为饵料、窝料,使用船、艇、排筏、浮台等水上漂浮物垂钓,水中搭建钓台或涉水垂钓,禁止使用超过10米的渔竿(是指组装或展开后的实际杆长),禁止使用国家、省公布的其他禁用渔具和方法。

同时,《办法》还公式了武汉市的禁钓区,指出禁钓区内常年禁止垂钓。市民只允许在禁钓区外进行休闲垂钓。

对垂钓渔获“限重”15斤,钓获物禁止交易

除了在哪钓、怎么钓,广大钓鱼爱好者还十分关注哪些鱼能钓。

《办法》规定,如果钓获了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必须立即放回原水体。如果发现它们有明显外伤,请及时报告渔政主管部门,开展收容救护工作。对于钓到的外来入侵物种,则不要再放回原水体。而其他常见的鱼类,原则上是可以钓的。

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垂钓者每天只能带走不超过7.5千克的钓获物,超出部分立即放回原水体。如果钓获单尾(只)重量超过7.5千克,可以留取,但其他钓获物应当立即放回原水体。

此外,工作人员还强调,早在2020年6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江汉江武汉段实施全面禁捕的通告》中就明确禁止钓获物买卖交易,有交易行为的视同非法捕捞。

垂钓爱好者:希望《办法》出台让垂钓环境越来越好

《办法》征求意见稿刚刚发布,长江云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武汉部分钓鱼爱好者。武汉市民周先生表示,管理办法对钓鱼的地点、鱼竿、鱼饵等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后钓鱼就像有了一把标尺,在获得垂钓乐趣的同时,也不能破坏生态,“如果大家都能自觉遵守,武汉市的垂钓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武汉市钓鱼协会会长吴鹏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目前,武汉市内常年参与垂钓人数超过100万人。从接触过的渔政管理人员以及钓友来看,绝大多数都拥护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大家也都希望管理办法能早日落地。“这样大家钓鱼都有章可循,对于许多钓鱼爱好者来说是件好事。”

吴鹏还表示,这次武汉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违规的处罚条款,虽然不是武汉首创,但是能让全民垂钓走上正轨,让极少数垂钓人员不再以“无法可依”的侥幸心理进行违规违法捕捞垂钓。“规则的出台,对规范武汉天然水域垂钓秩序起到关键作用,让渔政执法人员执法更有说服力,也让老百姓能根据规定,合理合法安心垂钓。大家互相监督,也能促进整个垂钓产业健康发展。”

顺手“牵”走他人车内渔具 钓鱼爱好者成“网中鱼”

垂钓爱好者看到他人车上的渔具

竟然临时起意伸出了第三只手

钓鱼者最终成为“网中鱼”

5月7日,开发区·铁山区公安分局大王派出所接到群众王先生报警称:自己停放在鱼塘附近的面包车内的钓鱼竿、叉网等钓鱼工具被盗了。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吕召栋立即前往现场。经了解得知,上午王先生与朋友一起驾车前往大港村某私人鱼塘付费垂钓,中午12时许其将钓鱼工具装入渔具包放在面包车内,去附近吃了个午饭,前后大概1个小时左右,当他返回车上拿东西发现渔具都不见了。

了解情况后,民警克服侦查条件差,视频监控几乎没有的困难,通过扩大走访和侦查范围,确定了案发时一名身着军绿色短袖、戴着墨绿色鸭舌帽的过路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过进一步分析研判,民警锁定了盗窃者作案时驾驶的三轮车,但循线追踪却发现该三轮车系一辆出租车辆,线索就此中断。

民警没有放弃对该案的侦查,考虑到钓具的专用性,民警推测盗窃者应同样为垂钓爱好者,于是结合梅雨季防汛工作,加强对辖区河港塘堰等水域周边的视频巡查。在一次巡查过程中,民警发现一名正在河边垂钓的男子穿着特征与嫌疑对象当天的穿着一致,迅速追踪监控,最终锁定嫌疑男子汪某的落脚点,并于6月28日在大冶市某小区将其抓获归案。

经审讯,汪某(66岁,大冶人)交代其于5月7日驾驶租来的三轮车至大王镇野钓,收竿回家时路过王先生的面包车,见到车窗没有关的后座放着两个渔具包,便“顺手牵羊”偷出来放到了自己的三轮车上带回家了。实施盗窃后,汪某怕被发现,没有使用偷来的渔具出去垂钓,直到一个多月后,他以为“风头”已过,便再次来到上次钓鱼的区域,没想到大王派出所民警一直在等着他这条鱼“落网”。

根据汪某的供述,民警在其住处找到了失窃的渔具,经鉴定,该批渔具总价值1800余元,已全部返还至受害人王先生手中。

目前,王某因盗窃被大王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


REMINDING

●广大驾驶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停车,切勿将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在车内,离开车辆时务必将车窗关好、车门锁好,避免让不法分子见财起意。

●若发现车内财物被盗,在保护好现场的情况下请及时报警。

钓鲫鱼绝佳的饵料配方,香气四溢招鱼入窝

本人不钓黑坑,只玩儿野钓,尤其喜欢野钓鲫鱼,每每发现野河附近的野坑或者小潭,总按捺不住悸动的心前往探钓一番。虽说这些小钓场多以小麦穗、小白条鱼、小马口鱼以及小鲫鱼等野鱼居多,但当金黄色的鲫鱼被钓出水面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与劳累在这一刻瞬间融化。这大概就是钓友们喜欢野钓的原因吧。

野钓钓获的“黄金鲫”

现在加入野钓大军的人数日渐增多,貌似只要有处小水沟都会有人在此伸竿。尤其是野钓环境不错的河沟或者沙坑,去晚的钓友都很难找到钓位,可见钓友们对于夜钓的情有独钟。

有趣的是,野钓的人虽多,但是收获不错的却往往是个别人。究其原因就在于诱鱼饵料的独特之处,因此钓鱼界就井喷式地出现了各种各样所谓的“秘方”饵料,以至于新手钓友看的是眼花缭乱,不明所以。

其实,钓鲫鱼的饵料并没有那么的复杂。无非就是用符合鲫鱼口味的饵料将鱼招诱到窝点来,再辅以对路的钓饵使鱼儿咬钩。所以,我们钓鲫鱼就要在诱鱼的窝料上下功夫即可。

饵料对路是获鱼的先决条件

野钓鲫鱼的饵料,不管是打窝的诱饵还是钓饵,无非是两种:要么以甜香为主;要么以腥香为主。万万不可乱七八糟的添加剂都掺进饵料里,这样味道混杂的饵料最终并不能招诱鲫鱼入窝,而是鲫鱼“闻香止步”,反倒是麦穗鱼、鰟鮍鱼等小杂鱼在疯狂闹窝,使钓者烦恼不已。

野钓鲫鱼的关键在于“诱”,打窝的诱饵对路了,那就成功了多半。野钓鲫鱼打窝最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诱饵便是“酒米”

酒米的制作

钓鱼配制饵料用的酒要用粮食酿造的白酒,不能用酒精,也不要用酱香型的白酒。粮食酒的鉴别方法非常简单,在酒的外包装或者酒瓶上的标签上标有“产品标准代号GB:”,其中“10781”代表的是纯粮酿造,浓香型白酒的代号为“10781.1”清香型白酒的代号为“10781.2”米香型白酒的代号为“10781.3”。钓友可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白酒的香型。

“酒米”的“米”可以是小米,也可以是玉米渣。小米和玉米渣的特点是细小散碎,入水后散落在水底,不易被觅食,因此特别合适被用作招诱鱼儿的窝料。

酒米的米可以是小米也可以是玉米渣

“酒米”的制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版酒米;另外一种是三香版酒米。

●简单版酒米

简单版酒米的制作非常简单。将适量白酒加入小米或者玉米渣中密封放置一天后便可使用。但是钓友切忌不可将白酒加入的过多,以米粒微微潮湿为最宜。白酒加多了会造成酒味过浓会熏跑鱼儿的适得其反的后果。

●三香版酒米

三香版酒米的制作也不复杂,先泡制“三香酒”,再将三香酒加入小米或者玉米渣中即可。

”三香酒“是将五六根香草(没有香草可以用香叶替代)、七八片山奈十来粒丁香泡入一斤白酒内摇匀密封半月后随时可以加入小米或者玉米渣中。加入三香酒时一定要适度,以米粒微微潮湿为最宜,一定不要加多使酒味过浓。

香草(或者香叶)和山奈以及丁香泡制的三香酒

酒米的使用

酒米在垂钓中起着招诱鱼儿入窝作用的。打窝的窝量要根据实际的作钓天气和环境来操作,一般情况下以乒乓球大小的团打下一团或者两团为最宜,多打无益。

酒米打窝一般情况下以乒乓球大小的团打下一团或者两团为最宜

酒米的作用

酒米在水中的作用就是小米和玉米渣以及酒的特殊香味通过在水中的扩散来招诱嗅觉灵敏的鱼儿进入窝点觅食的。当鱼儿通过酒米的香味入窝后又难以吞食到细碎的米粒,这个时候当急于摄食的鱼儿发现蚯蚓、伢子、红虫等活饵或者没有怪味的商品饵以及素饵时便会立即吞食,只要钓者不惊窝、只要天气和水温不发生大的变化,钓者往往是频频中鱼。

本文作者:钓鱼倌

★最后提醒

饵料的配制,往往决定着你钓获的多寡。但是制作饵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什么味型的添加剂都往饵料里掺杂,我们只有根据所钓对象鱼而有选择性地使用添加剂,使所配的饵料真正具备鱼儿喜好的”色、香、味“,才能在每次的垂钓中脱颖而出取得好的钓获。

钓什么鱼用搓饵不能用拉饵?多数钓鱼人搞错

正常的台钓钓法,其用饵策略一般就分为两类,搓饵和拉饵,无论钓黑坑还是野钓,这两种饵是齐头并进不相上下,钓友们也都知道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饵,但还是常常不知用哪种好,本期呀,我们就把拉丝饵和搓饵的优缺点给大家列举一下,望大家再选择饵时不再迷茫。

一、拉丝饵开饵流程

在开饵的时候,由于拉丝饵含有蛋白拉丝粉,所以加水时要注意,一定要把水一次性加够,饵水比一般是在1:0.9,不会超过1:1,随后把干饵和水搅匀后静置,根据温度醒饵5到10分钟,饵料吸够水后也基本出丝了,再把饵团成一团就OK了。

二、拉丝饵的特点

拉饵轻小,入水后会慢悠悠地落底,这种不算太快的下落“动作”非常能吸引鱼的注意,再加上它的雾化强,所以拉饵的诱鱼性更强。不过也正因此,拉饵它难以避开小杂鱼们的骚扰,但如果在没有小杂鱼闹漂的时候,用拉饵的效果是很棒的,非常时候钓一些中小型个体的鱼,如鲫鱼、白条、小翘嘴等。如果您遇到了鱼口很好的情况,为了钓快鱼,最好选择拉饵。

三、搓饵的大致分类

搓饵相比拉丝饵更能在干湿度上分出层次,大致能分4种,分别是干散错饵、湿散搓饵、硬黏搓饵、软黏搓饵。干散饵的雾化和散落更快,不过鱼钩上的残留很少(拉饵是雾化快散落少,钩上残留多),适合快入快出钓前期诱鱼阶段。湿散的搓饵呢,减少了雾化和散落,但持钩性更强了,适合长时间入水钓后期阶段。硬黏搓饵在开饵时搅拌的时间较长,由于有黏度所以雾化和散落基本没了,适合钓小鱼闹漂的水域。软黏搓饵的水量比硬黏饵更多,搅拌的次数也更多,开出后饵团如耳垂般软,由于附钩性极强,很适合糗钓。

四、搓饵的特点

搓饵从挂钩的速度上是没法和拉饵比的,但搓饵却能用手指很好地控制大小、形状,虽然雾化上也比不上拉饵,可它更重,入水后下落得快,总体非常适合钓底层的大中型鱼种。不过我们知道它有4大分类,所以它的应用范围就更广,同时能钓慢鱼也能钓快鱼。

冬钓必不可少的几个秘诀,钓点与窝料饵料使用

自从到了寒冷的冬季,不少人觉得天气冷,天天钓鲫鱼又没意思,所以早早就封了竿。可还是有部分钓友,无论天气有多冷,都无法阻挡他们对垂钓的热情。当然要想在寒冷的冬季钓好鱼,以下这几个技巧还真不能忘,希望钓友们学会后,大板鲫就接二连三的上钩。

1、钓点挑选与注意事项

所谓“三分钓技,七分位”,钓位在野钓当中的重要性,想必钓友都很清楚。而在寒冷的冬季,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钓位,就一定要注意钓深钓阳,同时还包括背风哦!

当然一直忘了告诉钓友,在冬钓鲫鱼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上鱼率,不管深水还是浅水,又或者是水草旁边,尽量要多找几处钓位,以方便于后期走钓。

2、窝料搭配与投放方式

另外找好钓位后,就需要钓友提前一到两小时进行打窝了,至于打什么窝料,在这个季节钓鲫鱼,我觉得可以试试用酒米,并且在里边加入少量面麸或花生麸,总之一定要粗细结合,这样才能起到诱鱼和留的功效。当然在打窝时,切记不能一次性投放过多,因为此时鲫鱼的食量本来就不大,如果继续打大窝,恐怕它们吃饱后就不管钓饵了。

3、饵料用法与钓法选择

俗话说的好:“一虫胜千饵”,在寒冷的冬季要想钓好鲫鱼,开钓之前就应该优先考虑用虫饵。因为这类饵料里边的蛋白质,正是鱼儿所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并且活性较强的虫饵,入水后的蠕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鲫鱼的注意。当然在作钓过程中,若是碰到鱼口不多,鱼吃饵较慢时,也可采用逗钓加走钓的模式来进行作钓。

冬季鲫鱼的钓饵教学,钓获10多斤野生大板鲫鱼

冬季钓饵教学,硬饵草滩野钓鲫鱼,钓获10多斤野生大板鲫鱼。迎着隐约的曙光出发,七点钟来到塘口,停车,翻山越岭来到钓位,空无一人,心中暗喜,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中意的钓位。考虑到连续的晴日,早晚温差也大,还是秉承老钓鱼人的谚语,早钓深午钓浅。在深水打了两个窝,深浅结合的部位打了一个窝。

时间来到八点半,又有一个钓友也到达附近打窝。我的窝子也醒了一个多小时,开干吧。蚯蚓,红虫轮番上阵可是除了耗子闹窝毫无建树。直到时间走到快十点钟,有个窝子终于有了动静,一个半目缓慢的顶漂,提竿,鱼儿底部发力游走,没有立即上浮。正好我的鱼竿比较软,比较适合水库深水大板鲫鱼。野生的大板鲫鱼力道十足,溜了一会鱼儿露头,不错!小心的提线上岸,开杆大板鲫鱼。

一条板子鲫鱼的入户让自己吃了个定心丸,顿时信心大增。后面两个深水窝子不紧不慢的上货,忙的不得停歇。时间又来到十一点多,气温升到将近有十三四度心中惦记着大量的板鲫进入浅水的草滩,还不赶紧的。过去到草滩打了两个窝子,为什么没打多,因为前段日子在这边草滩钓的不好,可能被其他钓友将这片草滩的鲫鱼一扫而空。可能又有钓友想问为什么不一早打窝呢,因为浅水不晒个几个小时,温度不升到一定时候板鲫是不会进入这片浅滩的,早打的窝子等到下午鱼儿过来的时候味道淡了,诱鱼的效果大大减弱。这个点过去打窝不早不迟。

深水的窝子开始很慢的给口,大概二三十分钟来一个好口。时间来到将近三点,浅水的也该出鱼了。由于水浅,赶紧将立漂长线组换成七星漂短线组。来到浅水第一个窝子,下杆浮漂刚到位就是一个缓慢的送浮。提竿有一定力度,四五两的直接起飞。一个窝子连杆四条,一个窝子乐极生悲,一尾准斤鲫起飞失败,直挺挺的从空中重重的砸回窝子,鱼跑了,窝子也毁了。还好还有一个窝子,又是一阵连杆,板鲫又多了几尾。时间接近四点,鱼获也让人心满意足,见好就收吧,留点遗憾,留点念想,改日再战吧。

初冬之前防小杂鱼闹的硬饵之一“玉米”,大家都知道在初冬大霜没有降下之前,小杂鱼会疯狂的闹,这个阶段白天作钓是不能用粉饵的,很多钓友在白天作钓都用玉米饵打窝或者做钓饵,不管是发酵玉米还是老坛玉米,在秋季打窝都要根据水面的大小确定打窝的量,野钓中发窝快就说明这片水域鱼资源多,这样的钓场可以适当加大打窝的量,如果打窝后无鱼进窝,那就要减少打窝的量,毕竟玉米是硬饵,就像人类吃饭的时候汤类和馒头一个道理。

玉米钓饵使用心得,用玉米当钓饵有很多小技巧,今天大家就来探讨一下,无论是嫩玉米还是老坛玉米,最主要的是钓饵要比打窝的玉米要更好的加工一下,如果窝子玉米比钓饵玉米更好,那么鱼儿就会只吃窝子玉米,而钓饵玉米肯定无鱼光临,所以窝子玉米和钓饵玉米最好有所区别。嫩玉米要挑选颗粒饱满多汁的大粒玉米做钓饵,钩尖一定要刺穿玉米,让鱼钩的倒刺部位外露,至于钩穿玉米的方向多种多样,挂钩的方向决定鱼钩刺鱼嘴的方向,倒挂玉米刺鱼往往是上嘴唇,顺挂大多是嘴角和下嘴唇。

这个玉米挂钩习惯怎样顺手怎样来,但是煮熟的老玉米或者老坛玉米的挂钩方法就不一样了,进入深秋后鱼口会变得很小很轻,如果用老坛玉米就需要用剪刀剪开挂钩,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把玉米的外皮剥去,让玉米里渗透的香味彻底释放出来,更好的发挥玉米的特点,这是我用玉米作钓的一点体会。

小麦钓饵使用心得,中秋过后的鱼口就会变得很小很轻,这个时候小杂鱼也疯狂的闹,这个时候就用小麦打窝作钓,效果很好。不管是自制的小麦还是老坛小麦对打窝的量都要少一点,少打勤补,一次几十粒,过十分八分钟撒一点,在下降的过程中就会吸引很多鱼,钓饵用小麦也需要有一定的小技巧,我的体会是提前把老坛小麦用温水泡开裂,一旦小麦遇到温水或者河里的水泡过就会发胀,出现裂缝,小麦里的酒类发酵香味才会彻底释放。

因为小麦外面的一层皮会把香气密封,我多次试过,放在饵料盘上没有泡水的小麦,挂钩后没有泡过的小麦更吸引鱼,特别是不能用倒出来稍微风干的小麦,这样的方式只要窝子里有鱼就会抢食。这是我野钓中一点体会,还望大家能相互切磋,共同交流,不足之处粉丝钓友们大家多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