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 江湖

乡悦华亭的“路亚江湖”:小鱼竿如何“钓”起乡村文旅商融合?

乡悦华亭内的鱼塘经过3个月的改造升级重新开业,短短一个月里就吸引了2000多人前来打卡。改造后新增路亚塘,让这里成了一个小小的“路亚江湖”。

各类高手、萌新云集,有人一条鱼上钩能高兴一整天,有人为了“别苗头”连着几天不放竿,更有人干脆全家出动……钓鱼的乐趣、乡村的美景,让这片乡村郊野一跃成为周末“逃离喧嚣”的打卡地,引领着乡野度假的新时尚。

“钓鱼就像刮彩票”

“钓鱼就像刮彩票,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是什么鱼。”2月16日中午,钓友沈凯旋一边调整鱼竿,一边紧盯水面,脸上满是专注与期待。

刚退休不久的沈凯旋每周末都要来鱼塘甩上几竿,虽然岸边摆着大大小小的椅子,但他从来不坐,右手插兜、左手拿杆,渔线轮在他的指尖收放自如,在岸边一站就是半天。对于他来说,路亚钓鱼的每一次甩竿,都是与鱼类智慧的较量。

“路亚”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这种钓鱼方法讲究技巧,需要竿、饵、轮的综合操作。谈到路亚的魅力,郭凯旋兴奋地告诉记者:“台钓是‘鱼找人’,路亚是‘人找鱼’。甩竿的瞬间心里就会想象一连串画面:鱼会不会追上来?它会在哪个水层潜伏?”这种期待让沈凯旋觉得每一次甩竿都充满新鲜感。

水面上,轻微的波动荡漾开来,沈凯旋的路亚钩在水中微微一晃,仿佛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拉扯。他立刻屏住呼吸,缓缓提竿,随着一阵剧烈的挣扎,鱼竿被拉成一道弧线。“来了!”他大喊一声,岸边的钓友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经过几分钟的搏斗,一条鳜鱼跃出水面,阳光下银光闪烁。沈凯旋笑得合不拢嘴,“这感觉,简直比中了彩票还爽!”

不同鱼种带来的挑战和惊喜,是钓友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鱼塘内有70%是鳜鱼,此外还有虹鳟、金鳟、梭鲈等稀有鱼种,这对于钓友们来说如同“无尽的冒险”,每一次钓获都充满未知与期待。

资深钓友王先生起初喜欢享受独自面对鱼塘时放空一切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也有了自己的钓鱼经验:“不同的鱼有不同的习性,有些鱼饵需要模拟昆虫落水,有些则要在光线下反射才能引起注意。钓到一条大鱼,真的比什么都满足。”

在王先生的渔具箱里,各种类型的鱼饵琳琅满目,仿佛一座迷你水族馆。“钓鱼时要根据水层的不同来选钓法和鱼饵,还要看天气、温度和阳光,甚至鱼的习性,比如它喜欢靠近岸边还是待在水中间。哪怕你想好了方法,也得反复尝试,找不到鱼就得换地方。”

“把钱‘扔’在水里”

钓友们的需求正是鱼塘改造的动力。乡悦华亭经理李彬告诉记者,原本鱼塘只有台钓,放的也是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等,由于模式单一,经营和客流一直不温不火。随着近年来路亚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李彬也看到了鱼塘“重生”的机会。

“路亚之所以吸引年轻人,就是因为它刺激、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改造过程中,我们在鱼塘里特别增设了20多个暗岛和沟渠,模拟鱼类的野外生境,形成自然的水下栖息地,增加钓鱼的难度和乐趣。”

李彬在鱼塘边给记者指着塘中央几个高高低低的“土堆”说,几个暗道四周还布置了多处木桩钓点,方便钓友选择合适的位置垂钓,提升各个水平钓友的体验感,“别看水面上风平浪静像是一个普通鱼塘,但是我们的钱都‘扔’在水下,暗流涌动。”

改造的不仅是鱼塘硬件,更是全方位提升了钓鱼体验。鱼塘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在钓友群中一传十、十传百,而鱼塘周边完善的游玩休闲设施更吸引着钓友“举家出动”。

钓鱼人陈凯君被鱼塘的钓友们亲切叫做“大大”,而与他昵称呼应的“小小”,正是他的妻子张薇佳。“我们从小一起钓到大,从钓友变成了夫妻。”陈凯君一边抖着手上的鱼竿等待大鱼上钩,一边向记者说道。

 “我们每周末都要来这里钓鱼,有时候我们出门钓鱼之前会在家里一起做功课,研究鱼可能藏在哪里,然后到现场一起实践、寻找钓点,制定各种攻略。”陈凯君说,“夫妻一起钓鱼的好处就是有人分享心得,一个人钓鱼,得到两份快乐。”

而“小小”张薇佳更喜欢互相比拼的乐趣,时不时用手机记录他们的每次“战绩”。“每次钓到大鱼,我都忍不住冲他炫耀,我们都很开心。”她笑着说,这种分享不仅让他们夫妻之间更加亲密,也让他们的钓鱼之旅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吸引夫妻两人来这里钓鱼的原因,是看中了乡悦华亭的多元化休闲体验。陈凯君告诉记者,公园配套设施很齐全,天气好的时候,他和妻子来这钓鱼,家里老人可以陪孩子玩蹦床,或者去喝咖啡,特别休闲。“感觉待在这里一整天都不够用。”张薇佳笑着说。

“每个家庭属于自己的‘快乐老家’”

看似只是一个钓鱼场所,但背后的运作逻辑远不止“把钱扔在水里”那么简单。鱼塘负责人焦飞透露,鱼塘每天早晚两次对回鱼池进行清点和管理,确保池内鱼类的鲜活度。“鱼的活跃度和鲜活度直接影响钓鱼体验,很多钓友就是冲着‘鱼多、鱼鲜、鱼难钓’这三点来的。”焦飞解释说,除了投放市场价更高的虹鳟、金鳟、梭鲈鱼等价格更高的鱼种,等年后气温再回暖一点,还会投放太阳鱼,提升游玩乐趣。

按照目前的活动价,购买168元的门票就能钓一天,如果钓上少量投放的稀有鱼种,不仅值回票价,还相当于“小赚一笔”。“有的游客喜欢练手,就会选择基础票,有些则追求稀有鱼种的挑战,愿意为高级票多花几百元。”焦飞笑着说,很多钓友钓到稀有鱼种后不舍得带回家,而是选择拍照分享,成为鱼塘最好的“活广告”,“当鱼咬钩时,你的心情就像是随着鱼线飞扬,那种触电般的感觉,让钓鱼成不成功都无所谓。”

“出圈”后的鱼塘也充分发挥联动效应,带动了乡悦华亭一系列项目的人气:家长可以选择到鱼塘钓鱼,小朋友可以在儿童乐园玩耍,而老人则可以在帐篷里享受围炉煮茶的宁静时光。到了中午,大家聚集在草坪帐篷区域一起享受户外烤肉,放风筝,做手工,体验轻松的家庭活动……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踏青旅游也将成为游客们热衷的活动,我们正在策划一系列适合全家参与的踏青活动,涵盖公园内酒店、餐饮、花园、垂钓鱼塘、儿童乐园、专业级泵道和射箭场等,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李彬介绍。

据了解,鱼塘开业一个多月来,光练竿塘门票收入就超过30万元。展望未来,乡悦华亭计划与霜竹公路沿线的农场、民宿、咖啡馆等资源联手,开发文旅商一体化的休闲体验带,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不仅让每个来这里的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老家’,也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和地方经济的增长,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与愿望。”李彬充满信心地表示。

我在江边散步,发现了钓鱼佬的秘密基地

世界上本没有芦竹洞,钓鱼佬多了也就有了芦竹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钓鱼佬的身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摄影师雷宝珠在江边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芦竹洞。人去洞空,滔滔江水依旧在那方洞天里淌个不停。

钻进芦竹洞,她发现了一个属于钓鱼佬的秘密基地。一洞,一人,一江,一竿,就能钓到地老天荒。

隐秘的芦竹洞 

邕江,南宁的母亲河,全长133公里,自西向东贯穿南宁。

江边不设封闭护栏,人们可以在江里游泳、钓鱼、洗衣服、洗菜,踩在岸边的泥土上可以随意触碰江水。当地人喜欢饭后沿着江边散步、吹吹风,江流不仅是景观,且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几十年前,邕江两岸到处都是菜地。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变,江岸的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邕江两岸种植着很多茂密粗壮的芦竹。很多人误认为这是芦苇,但芦竹的根茎比芦苇粗壮、高大得多。

我虽然常居南宁,但也只去过邕江的部分河段。如果不是那天坐公交经过葫芦鼎,我就不会看到江边的波浪桥。本想拍一拍日落时的桥,无意中发现了附近的芦竹秘境。

邕江沿岸的风景,植物繁茂且规整

江水与江岸之间隔着厚密的芦竹丛,走近才发现芦竹丛中有许多洞,每个洞都通向江面,非常神秘。这些洞的形状大小深浅不一,小洞只有一米高,大洞高达两三米。

洞连接着江岸与水面,既是通往江面的入口,也是光的出口。钻进洞内,眼前的江面被截取成一小片,日落时阳光洒满江面,随水流跃动,炫目迷人。

钻洞的体验神奇而美妙,站在洞外只看到前方一小片景色,弯着腰往里钻到头,视觉突然豁然开朗,天空和江流尽收眼底。

每个洞出口的风景都不一样,眼前是汨汨江流,脚下或许是泥滩,或许直达水边,又或许是一片礁石,就这样一点一点探着江岸线的地貌。

日落时洞口的光芒耀眼

只有半米高的狭小的芦竹洞,更适合躺下休息

很少有地方像葫芦鼎桥下的芦竹丛,平均10米就有一个芦竹洞,几乎每个洞都被钓鱼佬占据。一开始我还好奇芦竹洞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所致,后来看到这些钓鱼佬就明白了。

我打听了一下,并非这片区域鱼多,而是因为这里是邕江的非禁钓区,所以很多钓鱼佬前来钓鱼。沿岸的芦竹丛面积大,人要抵达江边钓鱼,就必须穿过厚密的芦竹丛。

世界上本没有芦竹洞,钓鱼佬多了也就有了芦竹洞。有的芦竹洞是人们踩踏多了踩出来的,没有封顶。有的洞则是前人凹枝条凹出的造型,枝条在脚下分离又在顶部汇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洞。

一个个芦竹洞是钓鱼佬们打造的隐秘境地,僻静、远离喧嚣,不易被发现,不易被打扰。

南宁夏季漫长且炎热,小小的芦竹洞可以遮荫挡雨,又能把自己藏匿起来,既舒适又有安全感。不得不说钓鱼佬很会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省去了买阳伞的钱。

较开阔的芦竹洞可以容纳多个钓鱼佬

芦竹洞多了,这里逐渐形成一个隐秘的小社区,具备吃喝玩乐和社交的功能属性。我喜欢观察每个洞,芦竹洞满足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

有的小洞是休闲洞,洞内有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烟盒,钓鱼佬钓累了就在洞中饮食休息。除了钓鱼佬,也会遇到有年轻的情侣到洞中休息玩耍。还有专门的茅厕洞,茅厕洞呈凹球形,更为隐秘,洞内的地面散乱几团纸巾,散发着粪便味。

大部分洞内只有钓鱼佬和他的钓具,他们一动不动,看起来境界很高,其实只是因为没有鱼上钩。

更加隐蔽的球形芦竹洞,地上有食品包装袋、烟盒、啤酒瓶,看出有人曾在在洞内进食

我钓鱼是为了吃鱼吗

有江的地方就有钓鱼佬,邕江边的钓鱼佬很多都是中老年男性,一钓钓一天。稍微年轻的男性钓鱼时偶尔看看手机、刷刷视频,而大部分钓鱼佬只是专心盯着江面。

孙伯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钓鱼时喜欢用手机外放历史故事,一边听书一边钓鱼。

几年前孙伯从单位退休,和他一起退休的同事喜欢跳广场舞,他却觉得跳舞太吵闹没意思,闲来无事他开始钓鱼,自从体验到钓鱼乐趣后他就常来邕江钓鱼。

葫芦鼎是离他家最近的钓鱼点,他对这附近的鱼情也比较熟悉。孙伯喜欢占据开阔平整的芦竹洞,在岸边摆上三根鱼竿同时开钓,一根鱼竿作为主钓,另外两根钓浅水和备用。孙伯说以前邕江生态好,鱼也多,那时只需一根鱼竿就能钓上好多鱼。“现在邕江鱼少了,鱼也越来越精,多放两根鱼竿可以增加鱼上钩的几率。”

很多钓鱼佬都不止一根钓鱼竿,但不是鱼竿越多越容易钓上鱼。孙伯说,三根鱼竿最合适,否则会手忙脚乱。

我被孙伯鱼竿旁的一艘小船吸引,他说这艘船是用来送钩打窝的,用遥控器控制,可以把鱼钩带到远处。浅水区不容易钓到鱼,就要把鱼钩送到鱼更多的江心。因为孙伯不太擅长甩竿,有了小船,就省去了甩竿的步骤。

孙伯看起来十分老到,他熟练地在几根鱼竿之间收钩、做饵、放钩。孙伯说除了要有好的设备,好的鱼饵是吸引鱼上钩的关键。必须要知悉鱼类喜欢的饵料,才能钓到更多鱼。因为鱼对自己喜欢的味道无法抗拒,鲤鱼爱吃面包渣,鲫鱼爱吃蚯蚓,也有通用型的鱼饵,品类不一价格不一。

孙伯买的都是极好的饵料。“你说我钓鱼是为了吃鱼吗?我买鱼料花的钱都够我去市场买一年鱼了。”

孙伯下午就来到江边开钓,他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茶水,打算一直钓到晚上十二点。“我有时候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在钓鱼。”孙伯对钓鱼是痴迷的,他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享受鱼上钩的快感。

很多钓鱼佬和孙伯一样,为了短短几秒鱼上钩的瞬间而坐等半天。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乐趣另一些人无法理解。孙伯的妻子就无法理解他为什么钓鱼到半夜都不舍得回家,明明去市场就能买到的鱼偏要浪费大半天时间去钓。而孙伯也无法理解妻子打麻将的乐趣。他觉得如果妻子也真正钓过鱼就会明白钓鱼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而对于68岁的李伯来说,钓鱼最大的乐趣并不是钓到很多鱼,而是等待。等待鱼漂浮动,等待未知的时刻,等待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希望,这个过程比结果要重要得多。

谈起钓鱼的缘由,李伯说自己十年前做体检查出高血压,医生说钓鱼对控制血压有益,他才开始拿起鱼竿钓鱼。“一开始我也觉得钓鱼无聊,总是坐不住,后来钓着钓着就爱上了”,李伯说。

李伯享受鱼上钩的过程,这让他特别有成就感。但他自己也不太喜欢吃鱼,所以有时就把钓到的鱼放生或送给邻居。

钓到地老天荒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钓鱼是一项深受中老年喜爱的活动。但沿着邕江边的芦竹丛走走,会发现不少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了钓鱼佬。

和独来独往的老年钓鱼佬不太一样,年轻人喜欢相约同行结伴钓鱼。今年22岁的小罗在南宁实习,闲暇之余他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和几个同学来邕江钓鱼。“我师兄很喜欢钓鱼,有一次周末他约我一起去江边玩,我就借他的鱼竿试钓了一下,没想到一钓就钓上来一条罗非鱼,五六斤重。”

谈起自己第一次钓鱼的经历,小罗脸上有些得意,他深信自己在钓鱼方面有过人的天赋。此后小罗一有时间就和同学相约去江边钓鱼,如果不钓鱼,他可能会在宿舍看一天手机或打一天游戏。

小罗觉得比起在宿舍玩手机,钓鱼更让他感到心情放松。在江边待一天就可以少看一天手机,工作带来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小罗的师兄小黄在农村长大,他从小就跟着家里长辈钓鱼。小黄说那时候物质匮乏,钓鱼的装备都很简陋,鱼竿是家里人砍的竹竿做的,鱼饵是地里挖的蚯蚓。

小黄在水塘、水库、水沟里都钓过鱼,小时候钓鱼没什么技巧可言,完全凭感觉。钓到的鱼都成了当天晚上的美味菜肴,小鱼用来油炸,大鱼用来红烧。久而久之,钓鱼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周末和朋友一起钓鱼带给他简单纯粹的快乐。

小罗是在体验过钓鱼的乐趣后逐渐迷上钓鱼的。一开始他只有一根简单的鱼竿,后面逐渐配备了钓箱、各种各样的鱼漂,还准备了好几组鱼线和鱼钩工具。

小罗说他买的都是普通钓具,花的钱不算多。他觉得钓鱼本身也是项成本很低的活动,人人都可以钓鱼。不像那些玩车或玩相机的特别烧钱。钓鱼圈是没有鄙视链的,用便宜的工具不会被看不起。

在邕江经常上钩的有罗非鱼、鲤鱼、草鱼、白鲢、孟加拉鱼、白条等。我问过好几个钓鱼佬钓鱼关键靠什么,大多回答靠运气。有的人可能前一天收获满满,第二天却空手而归。

有人用价格便宜的钓具,也有人用昂贵的钓具。江边有个大哥用的钓鱼设备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静静坐在岸上盯着手中的电子屏幕看。“这是水下视探鱼器,我花了1000多块买的。高科技产品。”他说。

这款高科技产品有一根长达30米的视频线,通过水下摄像头将画面传递上来,通过显示器可看到水下的鱼情,钓点有没有鱼就一目了然,比起传统钓具更节省精力和时间成本。

不过即使是高科技也不能保证钓到鱼,大哥说他昨天钓到十几斤鱼,但今天他钓了几个钟头,一条也没钓到。对此,大哥有了自己的钓鱼心得。“技术不是关键的,设备不是关键的,饵料也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屁股要坐得住。”大哥总结道。

而对于已经习惯使用传统钓竿的老年钓鱼佬们来说,这类高科技产品在他们眼里不屑一顾。比如李伯,他觉得使用高科技会让人产生心理依赖,从而丧失对鱼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水下摄像头目的性太强,忽视了等待的过程,过于急功近利。

对李伯来说,钓鱼不是呆坐,抛竿、提竿、换饵等动作都可以使身体各部位关节得到锻炼,而静坐等待时目视鱼漂、全神贯注、不急不躁,不想乱七八糟的事,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也可以得到放松和释放,从而促使身心健康。

他喜欢静静盯着江面放空,看着邕江的美景感受宁静,钓没钓到鱼已经不重要。给他一根鱼竿,他就能钓到地老天荒。

钓鱼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和工作压力,而邕江边两三米高的茂盛芦竹丛,刚好给钓鱼佬们提供了一个避世的乐园。独自一人坐进江边的芦竹洞里,呆呆望着远方风景,就能拥有一个清净的下午。

跟钓鱼佬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有些年长的钓鱼佬会很友善告诉我用什么杆、什么线、什么饵,在什么季节、什么位置容易钓到什么鱼,听来受益匪浅。

但是拍了几天钓鱼佬和芦竹洞,我自己还是没能体会到钓鱼的乐趣。不过即使只是在江边走走,吹吹江风,看看流淌的江水,听听水浪声,也足以让我沉浸到大自然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钓鱼与捕鱼的区别

在钓鱼的江湖里,与捕鱼不同,钓鱼不是强取,全在于诱惑。钓鱼的人不断地摸索鱼的习性和规律,目的当然是想钓到鱼,更多的鱼。可是钓鱼的人又说: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一顿美味佳肴。兴奋时,心跳加快、肌肉绷紧、颤抖、狂乱、大喜!然后又是等待。目光永远不会离开浮漂周遭。如此反复锻炼,才能使人经得起起人生巨变,可以宠辱不惊,可以于无声中听惊雷,可以把希望寄托于无望,可以在无望中等待可能,等待奇迹的发生。  选位、上线、调漂、配饵、抛竿,他们每一次都做着同样的动作,老练程度也因人而异,然而那份执着,那份专注却是毫无差别的。有人频频中鱼,有人却一无所获,但每个钓鱼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钓位,依然沉浸在这个过程中,半天、一天。他们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个真正属于钓鱼人的世界,一个真正钓鱼人自己的江湖。  钓鱼人总是有思想的,一支竿,一个憧憬,看着远处鱼儿激起的浪花,此时,心是平静的,没有了浮躁,钓鱼人内心的江湖世界,往往总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闪现:  鱼之上钩,皆因经不住钓饵的引诱,人生处世,不知断然拒绝诱惑,与鱼无异。静与动的情绪交错,诠释了钓鱼的魅力。得与失的心性修炼,成就了钓手的胸怀。当你在岸上考验鱼的耐力,其实鱼儿也在水里考验你的智慧。  凡事要看得准,看准了才能抓住机遇;遇急不慌,深思熟虑之后才能看得长远;做事不躁,沉得住气才能事事如意。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常未雨绸缪,有备而无患。不以得之而快乐,不以失之而悲伤,不为一句廉价的赞扬而如坠雾里,迷失自己,也不为一句盲目的指责而畏首畏尾,改变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