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 夏季

夏季在黑坑钓草鱼,运用好5大技巧,能让你渔获满满

草鱼和鲤鱼一样属于大个体的鱼类,钓友们在喜爱垂钓鲤鱼之外也青睐钓草鱼。草鱼的最适宜水温是在20-32度之间,可见在炎热的夏季垂钓草鱼正当时,但是夏季不同于春秋两季,夏季钓草鱼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难有好收获。

现在的鱼资源日益匮乏,自然水域的草鱼也是一样,很多钓友为了解毒杀奔收费鱼塘,本文就夏季黑坑钓草鱼技巧进行分析,总结为4大技巧。

一、夏季黑坑钓草鱼要注意时间段的选择

上面说到草鱼的适宜水温是20-32度之间,依据夏季气温变化的特点,垂钓草鱼的时间段应该是上午6~10时,下午3~6时。

另外,草鱼对气压导致的水中含氧量很敏感,低气压状态下会停止觅食,尤其是在黑坑状态下更为明显,所以我们去黑坑垂钓草鱼一定要选气压高的天气出钓,在990~1005百帕时水中含氧量高容易钓获草鱼。

含有夏季常常伴有雷雨天气,大家要遵循宁钓雷雨后,不钓雷雨前这一原则。

二、黑坑钓草鱼饵料的选择技巧

虽说草鱼是杂食性鱼类,但黑坑的草鱼绝大多数是池塘的养殖鱼,我们应该事先弄清楚养殖塘主喂养用的是哪种饵料,比如有的塘主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往往投放草料,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青草嫩芽和蔬菜叶做钓饵。

另外,钓草鱼要讲究饵料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草鱼对粮食类比较感兴趣。成熟的小麦、嫩玉米粒都是草鱼的最爱。如果塘主一直用小麦和玉米喂养草鱼,它们就会对这些粮食类饵料产生记忆,而对其他饵料不感兴趣。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个地方的鱼一个口味,第一要弄明白饲养者喂的是什么饵料,第二要知道经常在那里钓鱼的人用什么饵料,比如在这个黑坑,钓友大多都用某种钓草鱼的商品饵,那么时间一长,坑里的草鱼就会对这种面食饵料产生偏口,我们再用草料类饵料效果就不会好。

三、黑坑钓草鱼钓具的选择技巧

一般来说黑坑投放的草鱼均个体较大,体重在三斤算是小的,有的重达5-7斤,又正值高温时期,草鱼的活性大,中钩后挣扎力度特别强悍,这也是一部分钓友喜爱钓草鱼的原因之一。

但也给我们垂钓所选用的钓具有了一定的要求,比如要用5.4米矶竿或6.3米以上较硬调碳素手竿;所使用的主线应该不能少于4号的具有较强拉力的强力线;子线不能用低于3号的高质量脑线、钓钩宜选用9~12号长柄钩。

四、黑坑钓草鱼的钓法技巧

草鱼属中上层鱼类,它的活动层次会随着水温的高低变换。了解这一点后,我们的钓法就应灵活。比如天气越热水中的溶氧量会越小,草鱼就会和其他鱼类一样游到浅水区的水面来吸氧。这时我们就可以采取钓浮的办法,

但从时间上来讲,一早一晚水温相对较低,草鱼会集聚到底部,我们采用钓底的方法,不过午时一定要钓浮才会有收获。

五、中鱼后的遛鱼技巧

草鱼中钩后的挣扎力度比较大,尤其是中钩的瞬间,会猛劲地逃窜,我们应该把钓竿保持在45~60度角度,一定要运用遛鱼技巧,将鱼在水中多遛一会儿,让它精疲力竭,翻了肚皮,然后才可将其抄入抄网。

若用矶竿,遛鱼更好操作,鱼往外冲,适时放线,然后再收线,几番搏斗,最终人还是获胜的。一句话,鱼中钩后,不要慌张,也不要急于求成,要沉着周旋。

写到最后

以上阐述的五大技巧运用在夏季黑坑钓草鱼上,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一个丰硕的渔获。

不过草鱼也和鲤鱼一样相当机警,生性胆小,特别害怕声响惊扰,所以要保持一个安静的垂钓环境,一般来说要采取保持钓位的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抛饵打窝要轻撒轻甩、鱼中钩后要将它牵出窝子遛鱼、鱼护要放在离钓位稍远一点等措施。

夏季水库钓白条的两个技巧

(1)拉饵钓浮

鱼竿采用3.6米中硬调竿,0.8主线、0.6子线,0.8号白袖钩,1号短身漂,50%918、%野战蓝鲫,水线长60cm,钓一会洒些干麦麸诱鱼,可以连续上鱼;我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从未间断上鱼,多半是双飞,累得胳膊酸痛。

(2)底串钩钓白条、兼钓鲫鲤

串钩采用带倒刺鱼钩自行拴制,主线1.5、脑线0.8,大漂、重坠,坠重最好稍大于漂的浮力;串钩采用锋利、细条的小号钩,栓5~6个,每隔15cm左 右拴一个,脑线长5cm左右,主钓白条;底部按台钓方法拴铅皮座和双底钩,底钩采用4~5号伊势尼钩,主钓鲫鲤;钓饵采用大平二号蚯蚓

抛钩入水后,白条纷纷抢食鱼饵,浮漂会不停的抖动、黑漂或横移,这是由于白条吃食后逃窜,鱼钩钩住鱼嘴的缘故,暂时不要抬竿,让鱼儿牵着鱼线游动,带动 其它的串钩也不停的抖动,好象活的蚯蚓移动,吸引更多的白条咬钩,相互之间牵扯而中钩,同时由于上面白条牵动铅坠和底钩,吸引底部鲫鲤咬钩,待浮漂大幅度 上浮或黑漂时再提竿,往往上部挂3、5个白条、底钩中鲫鲤,收获之大让你喜不自禁;我曾一竿上5个白条、两个大鲫,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提醒各位钓友千万要注意,采用此种调法一定要拴失手绳,否则就有下水捞竿的危险。

为何夏季神仙难钓午时鱼

渔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据说是由于以下原因:夏季的早晚,气温逐渐下降,被阳光暴晒了一天的表层水迅速降温,并且密度增大,向底层沉降;而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高,密度也小,会向水面上升。上下层水流进行交换后,水下形成了适宜鱼类活动的富氧区,鱼儿活性增加,所以夏季早晚鱼好钓。而正午时,阳光直射水面,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温差迅速缩小,水体的垂直水流中止,溶解氧也不会被带到下层水域,鱼儿于是在溶氧量相对高一点的中上层水域栖息,活性下降,这就是中午鱼难钓的原因。

上述说法有理有据,似乎无懈可击,但“神仙难钓午时鱼”的原因真是如此吗?我曾经带着疑问,在中午采用浮钓的方式逐层找鱼,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说,上午10点左右,采取钓“逗”、“飞铅”等方法还能有点儿鱼获,但10点-14点却鲜有鱼儿上钩(鲢鳙除外)。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氧趋温的水深动物,从其趋氧习性上来看,午时的上层水域中溶氧量相对来说是最高的(缘由有三:阳光的光合作用;水表面微波产生的吸氧效果;水表层的密度小、分子间隙大、含氧量高),可是从其趋温的习性来看,午时表层水温度已经不适合鱼类栖息(渔谚说的“夏钓潭”也印证了这一点)。奇怪的是,我发现有很多鱼儿在午时水温较高的水体中上层活动,它们不咬钩,又在做什么呢?

试想,若正午时分水底缺氧,鱼儿上浮到温度适宜、溶氧量相对较高的上层水域中栖息,应该有正常的鱼口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午时的鱼儿游进深水了吗?深水不是缺氧吗?如果缺氧,为什么深水也能钓到大鱼呢?这么说来,“午时鱼难钓”就不是水底缺氧这个原因了。在比较大的水库当中,鱼儿多数还是栖息于表层水之下的,我曾经和钓友们用“锚”的方式钓上过鱼,但钓获的鱼儿普遍活性不佳,这是否表明还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呢?

作为一个溪钓老手,我认为“午时鱼难钓”原因不只是鱼儿趋氧这么简单。我曾经在中午时段经历过戛然而止的黑龙江茴鱼鱼汛,那可是水温只有16℃的冷水溪流,而且是在溶氧量丰富的浪花中垂钓。鱼儿去哪了呢?我终于不堪被问题所困,弃竿不钓,在水边一路寻觅下去,终于在一处一拳深的水草边找到了三五成群的茴鱼。他们或倚草或倚砾石,头不摆、尾不动,似乎沉疴难起,一时间让我思绪万千。还有一天中午,我在六峰湖用手竿钓鲢鱼,忽然发现它与黑斑狗鱼的习性及其相似:水温越高越爱咬钩。鲢鱼喜欢在高水温中追食水体表层的浮游生物,而黑班狗鱼在水温升高时消化速度比较快,猎食更加积极。我忽然恍然大悟:鱼儿在中午突然停口是为了消化食物!

进入夏季以后,水体温度整体上升。在早晚两段时间里,水体温度达到鱼群适宜进食的温度,鱼群就会整体进食,从而出现咬钩的高峰。每天上午10点以后,表层水的温度整体上升,达到鱼儿快速消化食物的上线,因而鱼群游进水体上层之后昏昏欲睡(实则是在水温帮助下消化食物)。由此可知,在夏季,鱼类的生理循环周期明显缩短,一天即可完成进食-消化-再进食-再消化两个循环,这也是夏季里鱼儿生长速度较快的原因之一。

鲤科鱼是温水性鱼类,相比冷水性鱼类来说,他们不具有攻击性,因而咽齿大都退化成一块凸起的骨头,这块骨头是消化道之前的一道门槛。食物被鱼儿快速吸入后再被快速吐出,一吸一吐之间,鱼儿就已确定了食物的软硬程度,可口的再次被鱼儿吸入口腔,不易消化的东西鱼儿会置之不理。鲤科鱼的肠道一般比掠食性鱼类的肠道长3倍,消化道在鱼腹中曲折盘旋,因而消化周期也要更长一些。一般认为,鲤科鱼没有胃,其实鱼类都有胃,只不过鲤科鱼的胃肠是一个整体。鱼儿觅食后,消化系统分泌合成一种消化酶,用于消化食物。这种消化酶依靠水温变化来调节分泌,水温越高分泌量越大。

综上所述,正午十分正是鱼儿机体午休消化食物的时间,“神仙”自然也就“难钓午时鱼”了。

钓鲫鱼如何应对白条鱼闹钩

伴随着夏天的到来,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各种鱼类也开始相继觅食,近期我和朋友前往一处远离市区的山间水库钓鱼。当时的气温并不稳定,北风4~5级。在夏季,北方钓鱼人主要以钓鲫鱼为主,我听朋友说这座水库中的小鲫鱼密度很大,但是白鲦的密度也十分惊人,他每次来这里施钓,饵料都会被白鲦半水截杀,根本到不了底,听到这种情况,我跃跃欲试,因为我在很久之前就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如今再次面临这个问题,我正好可以通过实战来摸索应对之道。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这座山间水库的水质特别清澈,沿岸的浅水区更是一眼见底。初夏时节浅水区的水温还相对较低,而且这里的浅滩水质太清澈了,肯定藏不住鱼,我拿起鱼竿试了一下水深,然后把钓位选在了水库向阳面的一处汊子头上,那里的水深约4.5米,装好钓位之后,我拿出一支6.3米长竿,开了一份腥香型鲫鱼饵,采用1.0号主线加0.8号子线的线组,2号长尾鲫鱼浮标调3钓2,我当时使用的是4号细条溪流钩,我认为这种钩子更合适春季的鱼口,由于钓点的水位较深,所以我无法采用拉饵钓法。但我在开饵的时候还是加了少许拉丝粉,这样能增加饵料的附钩性,同时减少饵料在下降行程中的雾化现象,使饵料顺利到底,由于我在饵料中加了不少酒米,所以在施钓时并未打窝,而是采取快速抽窝的方式来诱鱼。我连续抽了十几竿之后,突然发现水面上泛起了很多水花,朋友看到后说了一句:“白鲦来了,等着被半水截杀吧!”

停止抽窝之后,我把饵料搓小,开始正式施钓。我先试着抛出一竿,不料钩饵还未到底,就出现了一次咬口,而且相当凶猛,只见浮标快速下沉之后又快速上顶,然后开始左右摇摆,最后直接躺倒在水面上不动了。这种情况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我频繁提竿,上钩的全是白鲦。我之前在气温高的时节也遇到过白鲦闹钩的情况,但起码饵料能够顺利到底,我也能在乱口之中抓住鲫鱼的咬口。而现在是夏季,我真没想到这个时候的白鲦活性这么大。我一时间没有应对的办法,只能无视半水时的浮标动作,同时尽量把饵料搓大,就这样,我钓了半个小时的“双钩到底”,但是浮标却没有任何动作。我当时十分确定一点,那就是饵料还未到达4.5米深的水底,就被白鲦洗劫一空了。

这时候,朋友兴高采烈的钓起白鲦来,而且忙的不亦乐乎。他笑道“这个时节有鱼可钓就不错了。而且还是这么大密度的白鲦!”无奈之下,我起身换了一支稍大一些的浮标,改成调平水调2目,然后增加铅皮的重量,以使钓组能够快速落底。但是,当我调标的时候却彻底傻眼了——钩子上有饵料的味道,在空钩调标的过程中,浮标居然一直有动作,而且我在提竿的时候还能挂上来白鲦!这种现象让我放弃了调平水钓2目的想法,直接改成调平水钓4目。我在上饵的时候反复揉搓了好几遍饵料,尽量使其变硬,实践证明这次饵料下沉的速度确实比以前快了许多。我又试着抛了几竿,其间虽然也有半水截口的情况,但当钩饵到底之后,浮标又缓慢下沉了2目。我迅速提竿,拉起了一尾小鲫鱼。

就在我刚刚点燃自信之际,我的幻想再一次被白鲦给毁灭了,没过多久,半水截杀的现象就越来越多,浮标也是左突右窜。我再也无法淡定了,起身站到钓位后方观察水面。看着水面上来来往往的白鲦,我和朋友开玩笑道:“你就使劲儿钓吧,把白鲦都钓光!”我站了一会儿之后,突然想起来竿包中还带着蚯蚓,众所周知蚯蚓的腥味更能吸引白鲦,但是我此刻却萌生出了一个极好的想法,我先把蚯蚓剪成小段晾在拉饵盘上,然后在每枚钩子上各挂一小段蚯蚓,再在蚯蚓的外表包上饵料抛入水中。就这样,我继续无视半水截口的标相,直到浮标就位之后才开始正式施钓。浮标立起没多久,露出水面的4目就突然被拉黑了。我迅速起竿,双飞了两尾小鲫鱼。取下鱼后,我继续采用蚯蚓外表包面饵的钓法施钓,很快又拉起了一尾小鲫鱼。连续几次中鱼让我慢慢摸索到了对付半水截杀的好办法——只要钓子上的蚯蚓不脱落,我就继续在其外表包上面饵反复抛竿,只要双钩不到底,浮标出现的任何动作一律无视。可能是我之前抽窝的时候诱来了不少鲫鱼,当我继续采用这种方法施钓时。我开始连竿中鲫鱼了。朋友看到这种现象之后,马上跑过来看我是怎么钓的。他回到钓位之后也按照我的方法挂蚯蚓包面饵,没过多久,他也开始连竿中鲫鱼了。

记得当天下午3点左右气温就开始下降了,我们也就收竿返程了。清点战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共钓获40多条小鲫鱼,相信很多钓友在春季垂钓小鲫鱼时也遇到过白鲦半水截杀的情况,而我摸索出的这种蚯蚓包食钓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能诱来底层的鲫鱼。大家在遇到半水截杀的情况时不妨一试。

夏季肥水塘钓鲤鱼绝招

肥水塘之所以水肥原因有三:一是塘主为使塘中之鱼低代价生长在水中施肥,比如投入猪粪、牛粪等;二是水塘临近村落或居民区,经常有生活废水排入塘中;三是水中鱼种类比例长期失调,鲤鱼、草鱼偏多,鲢鳙鱼很少或没有鲢鳙鱼,久而久之水就会越来越肥。不管是什么原因致使塘中水质变肥,只要是肥水塘都有共同的特点:其一是水中容氧量低鱼不活跃;其二是水中浮游生物多天然饵料较丰富。以上两点就是肥水塘鱼之所以难钓的根本原因。既然知道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一、要选择刮北风或东北风的天气出手。
夏季刮北风或东北风的天气一般都是小幅度降温天气,这样的天气风吹水浪会大大增加水中的容氧量,使肥水塘中的鱼变的很活跃,摄食积极。
二、要选择迎风近岸水底斜坡的底部做钓点。
之所以选择这里做钓点,一是因为迎风岸边的风浪大,相对其它区域水中的容氧量最高,是鱼最喜欢的区域;二是刮北风或东北风时,迎风岸边正好是阴坡,钓谚有云“夏秋钓阴,冬春钓阳”,夏季的阴坡正是鱼的好去处;三是水面的食物会被风浪吹至迎风岸边积存沉落水中,并随风浪对水体的晃动顺斜坡逐渐源源不断的滚落坡底,这里正是鱼儿的“星级”餐厅。
三、窝饵不要直投坡底钓点,要把饵料打在接近坡底的斜坡上。
如果将大量的窝饵直接投入坡底钓点,致使钓点饵料很多会减少鱼的吞钩机会,所以窝饵要打在接近坡底的斜坡上,使窝饵只能随水体的晃动逐渐滚落坡底,让鱼在那里找食吃,这样当钓饵投入窝饵前面的坡底时,鱼就会很快吞钩。
四、提竿上鱼之后不要急于将鱼拉向岸边。
因为水底是斜坡的底部,鱼被提竿钓住之时,会毫不犹豫的向里逃窜,这时不要急于将鱼拉回岸边,以免乱了窝子,要等鱼在竿线许可的范围内游出一段距离之后再顺势向一侧牵引,远离钓点之后再溜鱼和抄鱼上岸。这样就可以持续钓下去,会源源不断的上鱼

夏季手竿钓鲤鱼的用饵技巧

夏秋季节小杂鱼十分活跃,因此在这个季节钓鲤鱼不管是窝饵还是钓饵都要有选择的使用。白天在自然水域钓鲤鱼,窝饵要尽量少用比重轻的粉状饵料,选择比重较大的颗粒状饵料,如小米、碎大米、麦粒、玉米粒、碎玉米等。但比重较大的颗粒状饵料,不会在水中漂移,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饵料气味的扩散诱鱼,因此在使用这些饵料做窝饵时,要想办法增加饵料的气味,可以通过发酵或者加入药酒等方法使饵料有更浓的气味并便于在水中扩散。窝饵的用量也要略大于其他季节,一是因为最先进窝的小杂鱼会抢食饵料,使窝饵消耗较快,二是这个季节的鱼非常活跃流动性大,窝中“过客”较多,增加了窝饵的消耗速度。
很多经验不足的钓友,往往一到水边就很快的选好钓位,不伸竿,不试水深就目测距离慌忙打窝。这种做法是手竿定点钓一个很大的误区,手竿钓鲤鱼,到达钓场之后不仅要细心选好钓位,而且在确定钓位之后,要先出竿上线,反复测试钓位前方左、中、右的水底地形,找出水底有陡坎、斜坡等最容易有鱼的钓点(下钩点),钓点确定之后,要把空钩钓组抛入钓点,把竿放在支竿架上,然后对准自己的漂打窝,不管是使用打窝器还是其他方式,窝饵一定要打在漂的内侧,就是漂靠近钓位的一侧,一般2米左右深的水,窝饵在水面的落点应该是在漂的内侧一尺左右的距离,水越深窝饵打在水面的落点就要离漂的距离相对远一点,因为窝饵在落水下沉过程中散落面积会逐渐加大,等到落入水底之后,漂的正下方(就是饵钩的位置)也就有窝饵了,这样打窝的目的是在垂钓时饵钩正好能落在水底窝饵的前沿,使上钩率提高很多。
夏秋季节手竿钓鲤鱼的钓饵,可以用加工过的玉米粒、麦粒等颗粒状饵,也可以使用大蚯蚓、蟋蟀、小虾等生物饵,但使用面食饵做钓饵时,不管是底坠包食钓法的面芯(不包括外包料),还是悬坠钓法的搓饵,都要有一定的粘度,不能象钓鲫鱼的搓拉饵那样雾化很快,在水库等自然水域频繁提竿是很少钓到较大的鲤鱼的,要用面食饵钓获自然水域中个体较大的鲤鱼,搓钩的饵团要粘、要软,无鱼吃钩时钩上的饵团至少能坚持30分钟以上不脱落。在自然水域钓鲤鱼,靠窝饵诱鱼,不是靠钓饵的雾化诱鱼。不管是商品饵还是自制饵,都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所要钓获的鱼的种类,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用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