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 技巧 ’ Category

北方冬天钓鱼(适合现在的北方)

冬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水体和地表温度也不断下降,真正是“天寒地冻”,一切都变冷了。鲫鱼虽然较其它鱼种抗寒能力要强得多,但是由于寒冷,其活动能力和觅食行动也大大降低,大多藏身于深水下,少动少吃。在这种情况下,除精养池和室内鱼池外,鱼是比较难钓的。但是在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冬天也一样可以钓鲫鱼,只要钓手能把握冬天鲫鱼的活动规律,根据当时的天气,水情和鱼情等实际情况,灵活施钓,一样可以有较好的效果,甚至获得丰收。
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概括如下冬钓鲫要诀。
天时要稳
冬天钓鲫选择什么样的天时好?笔者认为,要排除气温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的天时,而选择气温相对比较稳定的天气出钓,效果较好。有人说冬天钓鲫应选择晴天。这种说法有片面性。在冬天,晴天和霜天(十霜九晴)的前夜气温特低,人有冻手冻脚的感受。第二天,气温缓慢上升,水体表面在日照的作用下,温度也在上升,但持续时间短暂,随着阳光的消失,水体表面温度也很快下降,鲫鱼对此种气温,水温的较大波动,一时间很难适应,在水体中“无所适从”,较为难钓,这就是冬天的大晴天,气温看似上升,人感觉暖和,而鲫鱼却难钓的原因。而阴天,气温和水温相对比较稳定,几乎没有什么波动,也没有温差。这种天气持续时,鱼已经比较适应,稳定在水体中的一定泳层(大多在底层)活动,比较好钓。小雨天、下雪天和寒潮到来前夕,气压稳中走高,云层释放热量,给人以暖和舒适之感,水体各层温度也无波动,有利于鲫鱼的活动和觅食,也是钓鲫的好天时。总之冬钓鲫鱼,选择温度稳定的天时出钓,是非常要紧的。
钓点要深
气温影响水温,水温又由于水体的深浅不同,其受气温的影响也不同,从而造成水体不同温度的层次,即水体表面受气温的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水体表面温度较水体中层为低,中层温度又较下层为低,而下层水温整体上高于中上层,所以在冬天,鲫鱼大多深藏在水底活动。据此,冬天钓鲫的钓点应当选择在深水处,可以肯定是正确的了。一般而言,钓2.5米~4米的深度比较适中,水太深了,水温也许更为暖和些,但水体对鱼儿增大的压力又会让鱼儿受不了,从而“望而却步”,不敢深潜。所以,钓深也有个度,不是越深越好,在水的深浅差不多的平底塘,可以通过试竿,以在浅中找深、平坦中找沟的方法确定钓点,哪怕是稍微深一点,往往也会产生奇效。在平底塘的崖坎下、草丛边等处也可选作钓点,因为这些地方大多是鲫鱼的的藏身之处。
钓具要轻
冬天钓鲫对钓具的要求是轻便,出钓时,手竿不必携带太多,有两支4.5米至6.3米的轻型长竿就是可以应变的,竿多了反而碍事,不仅影响动作,而且增加了负荷,短竿因不利于钓深而几乎派不上用场,轻型长竿既利于钓深,又利于走钓。两竿一支“守”钓,固守一个窝点,另一支轮流“走“钓,轻型长竿操作轻灵方便,“走”钓时不易疲劳。
钓组要钝
冬天鲫鱼活动量小,行动缓慢,摄食动作很轻,因此与轻竿相匹配,钓组亦应采取轻坠、细线、小钩和小漂的组合肯定是理想的。但是在钓组的调钓上,应走钝的路子。即:调钓得钝一点,以便适应鲫鱼摄食的小动作行动缓慢的特性,着眼减少鱼吞食钩饵障碍,使鲫鱼能够从容吸食钩饵到位。避免鱼儿“浅尝辄止”,达到钓取目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调钓到钩饵卧底、子线弯曲状态,此时钓目大于调目,比较迟钝,钓迟钝是冬钓鲫鱼的最佳选择。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水底淤泥深厚细茸,水底枯草杂陈,石头等障碍较多等,则应调钓成钩饵轻触底,或钩饵离底钓等。
布窝要多
冬钓鲫,窝点上一般应选5个左右,然后撒饵做窝诱鱼,并等待1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布得太少,所布的窝点无鱼可钓时,还得重新布窝,新窝发窝又得等候一段时间,既耽误时间,也很难有收效。窝点一次多布几个,可供走钓时轮钓。选择机会多,有利找到有鱼窝点,其发窝时间大体一致,哪个窝点有鱼,哪个窝点无鱼,钓一下便知,无鱼者,立即挪窝,有鱼者,一钓到底。在冬天有鱼的窝点,一般都在10尾左右,多者可达15尾左右,而且一个窝点的鱼,个头差不多大,窝点较深的鱼,比水浅的窝点的鱼,个头要大一些。
饵料要荤
,鲫鱼对饵味的要求,因季节气温的不同而不同,有“夏秋香甜淡,冬春荤腥浓”的说法,比较符合鲫鱼的食性,所以冬钓鲫的用饵,应当突出一个“荤”字。实际用饵时,首选应是红蚯蚓。本来红虫效果比蚯蚓还要好一点,但是天寒地冻既难钓又难挂钩,使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有的钓手不大喜欢用蚯蚓,认为没有使用商品饵卫生和方便,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冬钓鲫的饵一定要突出“荤”。所以,如果使用商品饵,一定要在其中适当添加蚕蛹粉、虾粉、蚯蚓粉、动物肝粉、血粉等荤腥之物是十分必要的。
提竿要慢
冬天鲫鱼开口小,吸食动作特别轻,加之在钓法上钓钝,所以,不能像在标准池钓鲫那样,标有下扽动作时就可立即提竿,而是要坚持“慢半拍”的提竿原则,等待鲫鱼将钩饵完全吞入口中,标出现明显移位或者黑标时,再提竿抖腕,一般十拿九稳,是不会跑鱼的。
投竿后较长时间标没反应时,可提竿轻挪慢移,加强钩饵的动感,再放竿等待,这样的引诱往往会产生奇效。当然,这个“提竿”同上述“提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提竿”是钓鱼中的一个技巧,一种战术

钓鱼口诀100条

1、一日三迁,早晚溜边。
2、一只蟹吓跑满窝鱼。
3、一条蚯蚓钓十条鳗。
4、一眼难看两行书,一竿难钓两条鱼。
5、一番江水一番鱼,一方鱼吃一方饵。
6、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
7、三月三,鲤鱼上河滩。
8、下雪不下雨,雾后再钓鱼。
9、下雪前夕好钓鱼,雪后刮风回家去。
10、大麦黄,钓鱼忙。
11、大雨过后好钓鱼。
12、大河鱼多,小河虾多。
13、小鱼惊跳,大鱼快到。
14、无风不钓鱼。
15、不知深浅,切莫下钩。
16、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好钓鱼,月晕一场空。
17、风和日丽钓全天,烈日炎炎钓早晚;夏末秋初钓阴雨,雷雨过后钓新鲜。
18、心专才能绣花,心静才能钓鱼。
19、心急喝不得热粥,性躁钓不得大鱼。
20、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21、水至清则无鱼。
22、水底青苔多,钓鱼没汤喝。
23、水涨钓浅,水退钓深;水浑钓浅,水清钓深。
24、水清如镜,钓鱼不灵;水如泥浆,钓鱼泡汤。
25、水清捉螺蛳,水浑钓大鱼。
26、未雨先修房,未钓先磨钩。
27、平时勤修竿线,钓时鱼儿难逃。
28、出门看天色,钓鱼看水色。
29、冬至不停钓,等于瞎胡闹。
30、鸟有鸟道,鱼有鱼道;找准鱼道,连连上钓。
31、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32、宁钓早晨一刻,不钓中午半天。
33、西南风,钓两头。
34、过了谷雨,百鱼近岸。
35、早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钓岸边。
36、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大王八(鳖)。
37、早钓浅,午钓深。
38、早晚好钓鱼,中午钓个丝网皮。
39、先撒窝子后钓鱼,脚步轻灵慢慢提。
40、阴雨钓鱼,越钓越喜。
41、阳春三月好钓鱼,霜降前后正捉鳖。
42、刨树要刨根,拿鱼要拿头。
43、直鱼竿,细钓线,快钩挂饵不露尖。
44、雨后鱼靠边,打窝不打远。
45、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46、舍不得香饵钓不得鱼。
47、鱼儿顶浪游,要钓风浪口。
48、鱼儿闹,大雨到。
49、钓了条鱼,就有了经验;跑了条鱼,就有了教训。
50、钓顶风,钓浪口。
51、钓鱼上虾,趁早搬家。
52、钓鱼不可死等候,东河没鱼西河走。
53、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
54、钓鱼百技,关键提竿一瞬。
55、钓鱼有三得:跑得、等得、饿得。
56、钓鱼钓鱼,一心一意。
57、钓鱼常洗手,鱼儿上钩勤。
58、钓翁钓翁,勿钓南风。
59、夜钓寒冷,不必再等。
60、夜钓水寒鱼不食。
61、放长线,钓大鱼。
62、河边水腥气,钓鱼好运气。
63、春雨满塘鱼,夏雨不上钩。
64、春鱼吃钩快似箭。
65、春钓东南风,秋钓西北风。
66、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67、春钓草,夏钓早。
68、春钓活水冬钓清,夏秋池水黑荫荫。
69、春钓翁鱼夏钓鲤,黄梅季节钓白鱼。夏秋之间钓窜条,冬季收竿莫下钓。
70、春钓湖头,冬钓湖尾。
71、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
72、牵网走上风头,钓鱼蹲下风头。
73、草窝钓鱼背朝风,无草钓鱼面向浪。
74、药农进山只见药草,钓者河边只见浮漂。
75、秋钓霜降后,冬钓下雪前。
76、昼钓鲫,夜钓鲶,鲤鱼垂钓在深潭。
77、夏钓西风,四季钓北风。
78、射箭看靶,钓鱼看漂。
79、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80、涨水的鱼,落水的虾。
81、涨水钓河口中,落水钓深潭。
82、涨潮钓鱼,落潮拾贝。
83、黄河水势浪滔天,水走之字不走边。上下左右前后流,唯有坝后是钓点。
84、雪前钓鱼,雪后拥炉。
85、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86、惊蛰鱼儿动,鲫鱼吃饵勤。
87、深水钓大鱼,浅水钓小鱼。
88、深浑应钓近,清浅宜钓远。
89、渔线一寸不牢,丝长万丈无用。
90、清水无鱼,浑水摸鱼,不清不浑好钓鱼。
91、清明一滴水,河里一条鱼。
92、清明鱼开口,寒露鱼封口。
93、清明前后,鲫鱼抢食;小满时节,大鱼上钩。
94、清明到谷雨,越钓越欢喜。
95、绳子松劲难捆绑,钓线松劲鱼易逃。
96、堰钓码头港钓尾,排洪闸上钓两边。暴雨过后钓上游,水库湖泊钓沟汊。
97、窝内冒泡多,大鱼进了窝。
98、溪水响动,鱼儿活动;溪水流动,鱼儿欢动。
99、新池无大鱼,新林无长木。
100、霜下东南,赶快回转。

想钓大鱼的基本常识技巧

看到和你同钓一库水的钓友钓上大鱼你一定很羡慕吧?也许你会说:他的运气好,是的我承认钓大鱼是有一定的运气成份,但也不全对,因为大鱼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服务的,换句话就是你上大鱼了也不一定弄的上来,最后也往往是断线钩丢最多是过了一会溜鱼瘾,为什么有些钓友往往能钓上大鱼,而你总是钓不到呢,请慢慢往下看:

想钓大鱼的基本常识技巧

方法/步骤

  1. 1、想钓大鱼一定要有钓大鱼的基本准备,钓竿的调性最好选中性的也就是3。7调的,有些大师说钓大鱼要用硬竿,这在钓混合鱼比赛时确应如此,可以节省宝贵的溜鱼时间,但在平时就不同了,硬竿钓到大鱼后由于竿太硬,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大鱼的走向,极易形成拔河现象,相反用软竿就能很好的控制鱼的活动范围,把它玩弄于股掌间,以柔克钢使大鱼有力也使不上,时间一长最终被溜的精疲力尽释手就擒。

  2.  2、想钓大鱼要准备几套相应的线组,别相信大师们说的用0。8号的钓线就能钓上几公斤的大鱼,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可太偶然了,几年钓了一条为了显示他的水平高才这么说的,要钓大鱼子线春季不能低于1。5号,夏秋季不能低于2号,只有这样你的线组才具备钓大鱼的基本要求,才具备与大鱼周旋的能力,不至于钓到大鱼几个回和就切线跑鱼。

  3. 3

    3、钓大鱼钓位的选择,大鱼是非常狡猾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邀邀,钓鱼新手要特别注意想钓大鱼一定不可凑热闹,要选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打窝垂钓,不要说话,也不要来回走动,“静”这个字钓大鱼千万要牢记。

  4. 4

    4、窝及饵的运用,钓大鱼一般需用打窝,打窝要一开始一次打够,不要一会扔一点,这样只会招来小鱼的同时把正在游来的大鱼吓跑,窝料要虚实结合既要有吸引小鱼的碎料(小鱼可是先头部队,不来小鱼也不会来大鱼的),又要有小鱼吃不掉的大颗粒才能招得大鱼来光顾,钓饵要粘一些可有适当的散化效果,但不能雾化太好,否则小鱼一闹饵就没了,来回频繁提竿警惕的大鱼是不会上钩的。再有钓饵不可过香过腥越天然越好,别画蛇添足地加一些人工合成的香精之类的东西,天然的香饵大鱼才爱吃。关于饵料的具体用什么请参考当地的钓友们,因为没有一种万能饵能包钓大鱼的,要因地制宜才行。

手竿钓到大鱼时的遛鱼技巧方法

说到遛鱼很多钓友都有经验,尤其在水库钓鱼经常能碰上大鱼,用海竿的话一般十斤二十斤的鱼都能应付过来,本文主要针对手竿钓上大鱼时的遛鱼技巧。如果自己所垂钓的钓点经常上大鱼的话,最后准备好失手绳。

手竿钓到大鱼时的遛鱼技巧方法

方法/步骤

  1. 一、如果鱼在上钩的一刹那能随线提到水面.这条鱼不会超过三斤重。垂钓手应在鱼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毫不迟疑地把鱼拖到岸边.这种不大不小的鱼最能箭窜、翻腾,如果手一软让它钻下深水,那么它凭借水的压力顿时“气力”倍增,会给你惹出许多麻烦,弄不好就脱钩,所以必须速战速决。鱼体不太大又在水面没什么力时,你把鱼头提出水面,放心地拖。

  2. 二、如果鱼勾住后马上动起来,但一下子又提不到水面,这条鱼有四至六斤重.这么大的鱼一般不窜,但也硬拉不得,拉急了它就翻身。鱼的重量加上它的强劲一个跟头就可断线、断钩,钩线不断.鱼吻必定拉豁.正确的办法是不拉也不松,屏住不动.由于鱼竿的弹性、鱼难以发力,只能在原地兜圈子。等它兜得有气无力时,把鱼竿横向河岸徐徐用力,慢慢拉它靠岸。

  3. 三、如果上钩的鱼超过七八斤,在勾住它时,你会觉得像勾住树根似的毫无反应。对于这种情况,垂钓手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慌乱盲动也不能真以为勾住树根什么的而硬拉(如果确实勾住杂物应弄明白后再设法解脱)。应该等鱼先动,然后调整竿线方向:如果鱼向两侧移动,可顺着它的去向沿岸牵着它走,同时稍微向岸边用劲使鱼慢慢向河岸靠拢.很大的鱼上钩后朝两边或河岸移动的机会是不多的,绝大部分都是向河心深处潜去。鱼大劲足,随你怎么提拉它理都不理你,它犹如一艘“潜艇”,不急不慢地朝前“驶”去,直到把线竿拉直、绷断.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在鱼向河心移动时,尽垦把鱼竿伸出去,抢在它前头,向河心牵动,然后一点一点地改变方向,使鱼在不知不觉中调过头来,兜个大圈子回到岸边。这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牵鱼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提竿,一提竿,鱼就朝下钻.鱼一钻,手中便觉重重一顿,再牢的线也经不住这么二、三顿.所以不可朝上用力,只能暗暗向岸边用劲。

    END

注意事项

  • 不论是明拖还是暗牵,目的是使鱼靠边搁浅.别看鱼在浅滩上又蹦又跳。充其量不过是原地踏步;没有一定深度的水的作用,鱼是逞不了能的。如果怕它脱钩,手一松,鱼窜回深水必然拼命挣扎,十有八、九回不来。一般情况而论,四、五斤以上的鱼搁浅后是不会动的。

黑坑收费鱼塘钓鲤鱼技巧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养鱼业的发展和休闲垂钓市场的需求,休闲渔业兴起,逐渐取代了那种免费垂钓的历史,这种新兴的休闲垂钓渔业采用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论斤收费,另一种是论竿收费。

论斤收费的鱼塘鱼个体较大,密度也较高,要求的条件也宽松,而论竿收费的鱼塘,鱼的大小不一,密度也不一样,要求的条件也比较高,既限竿数也限竿长,还限制钓法,鱼有原塘的,也有从外地买来放入原塘的,在塘主不做手脚的前提下,每个人钓获多少,那就靠你的钓技和运气。笔者在开放鱼塘垂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在论竿收费的开放鱼塘用手竿悬坠钓鲤的技法,供钓友们参考。

一、钓位的选择

如在塘底较平坦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鱼塘垂钓,可在下风头的长边中间处或方塘的角和有水草处选择钓位,如是在塘底不平坦,不规则的鱼塘,可在浅水中的深坑,长水草的地方,突出的铧尖,进出水口,喂鱼台附近等处选择钓位,还可以根据鱼星所在位置选择钓位,进行追星钓。

二、手竿和钓组的选择

由于论竿收费的鱼塘钓友众多,钓场嘈杂,鱼也被钓猾,逐渐向塘中心聚集,只有用7.2米以上的长竿才能钓到鲤鱼,所以在开竿已有几天的鱼塘垂钓,如果塘主不限制竿长的话,尽量用长竿,最好用碳素硬调鲤竿,既轻便又结实,主线用2-4号强力线,钩用伊势尼中号钩,漂用2-3号漂或漂身为枣核型的长漂尾,长漂脚的大号浮漂以及本心流远投钓鲤大漂等都可以。

三、窝料的选择

可用垂钓鱼塘喂鱼的颗粒饲料,如果鱼时原塘养殖的,用原塘颗粒饲料,如果鱼时从别处买来的,先了解鱼的产地及该地鱼饲料的种类,在确定打窝用料,还可以选用钓鱼王公司的麝香系列窝料,如麝香底窝等,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四、钓饵的选择

笔者总结出了两种适合在论竿收费的鱼塘用悬坠钓法钓鲤的配方:

一是用当地产的鱼颗粒饲料加钓鱼王轻麸,混合后加水调成软硬度始终的黏饵,二是用麝香大鲤配之钓鱼王新品纵横湖库薯味鲤,垂钓时把饵搓成比花生米大小挂到双钩上即可。

五、浮漂的调整

在论竿收费的鱼塘用悬坠法钓鲤,漂不要调的太高,无风天或微风天,一般可双钩挂饵半水调平水,钓1-2目,有2、3级风天气可双钩挂饵调1-2目,钓2-3目,也就是把双饵调成长子线钩饵拖底,子线稍有弯曲,短子线的钩饵刚触底,子线绷紧的状态即可。钓灵的话可以调5~7目,钓2~4目。

钓鱼时浮漂有信号拉不上鱼

长脑线悬坠底钓法,由于其设计科学,上鱼率高而深受广大钓友喜爱。加入“台钓”人数年均成倍增长。因此,有不少技术性问题需深入探究。如垂钓时,浮标有上浮,下顿的鱼咬钓信号,扬竿专却不上鱼就是课题之一,笔者总结多年来的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钓鱼时浮漂有信号拉不上鱼

方法/步骤

  1. 一、饵料太大。
    钓大鱼用大饵,钓小鱼挂小饵,这是每位钓友的常识。但实际施钓中一些钓友不会及时应变,认为刚才也是这样大的饵粒连续上钓上鱼的,现在怎么见“下顿”信号却扬空 竿。事实上水底的情况经常在变化,一时大鱼钓上后又来了一群小鱼,窝中有时大,小鱼都有,饵粒稍大,小鱼啄一下,吞不进嘴,水面上灵敏的浮标照样信号明显,但扬竿必空无疑。

  2. 二、饵粒较硬。
    饵粒的大小 和软硬都有属饵粒的应用物理性能,台钓高手十分注重饵料的泡制。较硬的饵粒,其雾化性能相对较差,不但影响诱鱼效果,而且即使鱼来咬钩也不大吞吃,只“一吸即吐”。这时浮标也会见明显顿感,或者鱼用口吸住饵粒抬头但不吞食,立标反应慢慢上升,有时甚至8目,10目,扬竿也不中鱼。遇此情况,钓手应改用软饵或装拉饵,必能中鱼。

  3. 三、饵味不对口。
    每种鱼对饵味都有各自的喜爱,鲫鱼爱清香之饵。鲤鱼对腥饵感受兴趣,而花白鲢特别青睐糟酸饵。另外,各地各鱼池的鱼还受当时,当地的环境影响,对食饵也有偏爱。钓手用的饵味不对口味,也会出现只“咬”而不吞现象。特别是垂钓中途改变饵性,饵味时,马上会出现鱼大口吞吃,只见浮标上浮,即使升至停顿时,扬竿也很少上鱼。

  4. 四、钩偏大。
    不少以前在水库,精养池塘专门钓大鱼的钓友,在学习台钓后还习惯使用大号钩。“我照样钓到鲫鱼”。没错,用伊势尼6号钩也可以钓上鲫鱼,相比之下 ,中钩率要低得多,特别是在野河浜,或对外开放的水域,用大号钩只见咬钩信号,老是扬竿无鱼。

  5. 五、钓线太粗。
    钓组中的线和钩互相应该匹配好,小钩配粗线,同样出现有信号拉不上鱼。去年春天,我在一对外开放的大河道垂钓,因钓友们常跑大鱼,我采用了1号脚线,配上中号钩,垂钓中,老是见轻微的下顿后标上升一目即停着,扬竿不中鱼,凭经验这是猾鲫咬钩反应。我换上了0。4号细线钩组。情况就不一样了,只见轻轻下顿后标渐渐上升同样一目左右,停数秒钟后即有较大的吞食下顿反应,扬竿就中鱼,当天钓上大鲫鱼十几斤。

  6. 六、鱼个头偏小。
    鱼小口也小,吸食力量也小。装小饵和软饵,或用拉饵。用明显信号,只要标调整好照样可连续上鱼。

  7. 七、天气原因。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食欲受气象的变化影响较大,气温突然上升,下降及气压的变化都对钓鱼有影响。当天气不正常时,鱼儿胃口不好,想吃又不大口吞食,这时也会出现浮标上升而拉不到鱼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处理好三点关系:一是饵不要下得太多,要少而精、且味偏清消淡,不能浓香,色要白,以白色刺激其食欲。二是用絮状饵其形在水中飘飘然,吸引鱼吞食。三是把浮标调整得偏迟钝些。如调二钓二,调二钓三,直到见标上浮信号能钓上鱼为止。

  8. 八、浮标调整太灵敏。
    初学者有不少误区,台钓调标越灵敏越好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际调整灵敏只是一个概念,并非越灵敏越好。例如调七钓二时,钩上二粒饵将压入水中五目。鱼轻轻一吸饵粒还没有入口时,标已有下顿动作,扬竿肯定不中鱼。特别在鱼胃口大开时,半斤重的鲫鱼离饵粒2厘米处就开始吸吞,灵敏度太高的标就会有下顿信号,改为调四钓三,或调三钓二,或调二钓三,直到见信号扬竿中鱼。

初冬台钓选窝技巧

选窝是钓鱼技巧中很重要的一项,选窝关系到之后的收获,特别是初冬,初冬钓鱼打窝是基础,只有把窝子打好了。才会有好的收获。那么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初冬台钓选窝的技巧。供广大钓友参考借鉴。

  一、钓近岸

  选窝对于钓鱼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好的钓窝能让你有一个好钓获,如果选不好,只能白忙活了。

  二、钓浅滩

  晚秋初冬的中午由于温度的上升鱼饵会从远往岸边游来觅食,即水深在1米以内的水体,阳光透射度好,溶氧多,水温适宜,有时在不足30厘米的水体就能钓到鱼。一般在浅滩的坑、洼、沟处选钓窝较适宜。

  三、钓阳坡

  晚秋初冬由于水已经慢慢开始变冷,所以我在选择钓位上要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处的水域,水体升温快,易形成鱼的适宜水温区。

 

  四、钓风浪

  一般以3~4级偏北风的风浪口,即迎风口为宜,晚秋初冬台钓也不例外,迎风口或称下风口,溶氧多,食物丰富,易形成鱼的觅食区。

  五、钓草窝

  晚秋初冬台钓有这么三种状况:

  1、钓天然草洞,只要有直径10厘米左右草洞,就可下钩钓鱼;

  2、草的外缘凹陷处;

  3、人工打造草洞钓。

  六、钓亮水

  晚秋初冬台钓即有草钓无草,无草钓有草;茅中选透,透中选茅;不茅不透,选择两方水草之间的水域。所以说晚秋初冬台钓的选窝尤为重要,选好合适的钓点能够决定你钓获得多少。

怎样预防杂鱼闹窝

一、将鱼引开法   事先预备一些漂浮性较好的食物如麦麸子等,顺手扬到近岸水面上,漂浮物及少量下沉物会将小杂鱼引到水表层抢食从而游离窝点,注意此法只适用于顺风垂钓,如有二三级风或在麦麸子中掺入少量商品饵效果更佳。

二、以鱼制鱼法

1、诱大欺小法:野钓中很多钓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小鱼闹着闹着,全部神秘失踪,接着大鱼上钩,这就是所谓的大鱼到,小鱼跳。要想引大鱼入窝,可多添加些大鱼偏爱的饲料,如玉米面对鲤鱼,麦夫对草鱼,酒米对鲫鱼等,另外小鱼本身也是大鱼觅食的目标。

2、放生法:当钓上小杂鱼后,小心翼翼地从钩上摘下来,轻轻地放回垂钓水域,使其向同伴们传递信息,“闹窝”危险,实践证明放生越多,小杂鱼闹窝越收敛(此法值得商榷)。

3、惊吓法:将钓到的小杂鱼钩牢,让其在窝子里反复地游动,使其他小杂鱼感到有危险,有恐惧感,便会离窝逃之夭夭。

4、一石二鸟法:将钓到的小杂鱼用做活的钓饵,可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方面小杂鱼在水中拼命挣扎,可把同伴吓跑;另一方面鲜活的小杂鱼是钓大鱼的好饵料。

三、调整饵料法

1、荤饵换素饵:小杂鱼最喜欢食腥味较大的动物性饵料,如蚯蚓、蛆虫等,当闹小杂鱼时,应及时果断地将荤饵更换成素饵类如面饵或饭粒等,小杂鱼对素食兴趣不大,这就给大鱼创造了咬钩的机会。

2、提高钓饵硬度。如面食,可少加水,实在不行,换成米饭粒,或干饭粒。小鱼吞咽不便,几次顶钩,终将吐出。同时,大鱼见食之安全,也会主动进食。另外,用气门芯套颗粒料垂钓,也是对付小杂鱼闹窝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加大钓饵体积。装饵时,米饭用整粒,面团大小如黄豆,尽管被小鱼吸吮掉一层,尚余相当份量挂于钩上,大鱼仍然有饵可食。

4、提高钓饵粘度,主要是为了防水涮和减少钩饵入水时遭遇小杂鱼拦截及中途诱鱼。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台钓中的雾化饵,雾化效果越好,小杂鱼引得也越多,也就越钓不到鱼。

5、钓饵包泥迷惑法:小鱼闹钩厉害时,鱼饵很难落到水底,总是一触水面就被小鱼抢光,甚至有时不知不觉中钓饵就被偷吃光,特别是一些初钓者,不知什么原因,为此大伤脑筋。这时,你可就地取材,将土和成软泥,将鱼饵装钩后,再在鱼饵外面包上一层泥巴(约3毫米),然后抛入水中,当包泥饵入水后,小鱼看到或嗅到只是泥团,最多去碰一碰,就会离去。而泥饵入水后,随着水的浸泡,慢慢溶化脱落,钓饵露出即可垂钓底层鱼。从一定意义上讲,泥包装成了护送鱼饵在水中运动的防护衣。

6、鱼饵加层防护法:就是内部用精饵装钩,在精饵外面加装一层硬粗饵,当饵料落水后,小鱼吸食并毁坏一部分粗饵后,精饵能顺利到过水底,正好垂钓底层鱼。

7、以假乱真引诱法:发现闹小鱼,可自制一些色香味美、引鱼注目的诱饵,如用酒或中药浸泡过的泡沫塑料球、锡箔纸团。老玉米料等制成的坚硬诱饵,分几组吊在固定的泳层,通过调整诱饵的位置或层次,可起到长时间的诱小鱼作用。这种引诱饵,小鱼发现快,诱惑强且经过多次吸吮不变型,能大大减少小鱼干扰。

8、加大窝饵用量法:窝内的诱饵量加大,小杂鱼食饱之后即会离去,即使仍在窝内或其周围游动,其食欲已大大降低,当钓饵入水的瞬间,由于小杂鱼视而不见,就给大鱼造成截获的机会。

9、主次诱窝法:在离钓点2米左右的地方另下一个更芳香的粉类诱窝,专喂小杂鱼,这样主窝中的大鱼就有吞食的机会了。

四、改变钓法

1、移钓入窝法:一般闹小鱼越闹越厉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老在一个区域内抛竿落饵,由于小鱼们“吃惯了甜桃跑惯了腿”,所以总在这个区域内活动。 钓者不妨起身来个大抛竿,将鱼饵打得远一些,这些鱼饵由远而近,由浅入深,从水底渐渐地移到窝内,不让小杂鱼发觉,而大鱼能凭其发达的侧线及生活经验,敏锐地发觉钓饵的出现而吞食之(悬坠钓法慎用)。

2、打窝钓边法:发现小杂鱼闹得很凶时,不防用大团糟食或小鱼易食的饵料打窝,有一定的雾化效果也可,目的是把小杂鱼引到窝里并留住。钓者可放长一些钓线,选择在窝子四周不超过1米处下钩,可钓获不与小杂鱼争食的大鱼。

3、冷窝令钓法:将小鱼闹得欢的窝“冷”一阵,不去理会,在3米以外的地方找点垂钓。但注意,既然该水域有小鱼闹窝,其他钓点也很难避免,所以事先不用打窝。

4、深水打窝法:“大鱼戏深水,小鱼闹浅滩”,小杂鱼闹窝时,应及时更换窝子,到深水或离岸边稍远的水域重新选窝。

5、先诱后钓时差法:也叫声东击西法,即在同一窝点垂钓频繁受扰时,钓者可制做一些简单的粗散饵粒,加混一些小沙粒、小土粒,同时将钓饵装钩待用,随后一手拿掺泥的混饵,一手持钓竿在混合诱饵落水几秒后,当然混合诱饵应撒在钓点的外围,随后将钩饵抛向原钓点,混合诱饵可起到较好的诱小鱼效果。

6、把炸弹钩用在手竿上,因饵团在一个钓点上,饵团大,溶散快,几团下去,经得住小鱼争夺,大鱼一旦进窝,便会吞食,只要看到竿头大幅度颤动,提竿必定中鱼。

7、不打窝子法(即移动钓法):打窝子容易招来小杂鱼,不打窝子找有鱼星处下钩,也可避免小杂鱼干扰,打一∗∗∗换一个地方,能每每见效。

五、彻底消灭法

小鱼闹窝时,可以改用小钩,以蚯蚓为饵将撒饵面积内的大部分小鱼钓上岸。当然,这些闹窝的小鱼也并不是容易钓获的,诀窍是在装钩和提竿上。装钩时,仅用半截蚯蚓,全部穿进钩内,露出钩尖,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回推,利用倒钩将虹蛹挂住,形成虽露钩但钩尖又被虹蛹从四周遮挡的状态,另外,浮漂上下抖动时不提竿,下沉时(有小鱼拉钩的手感,迅速提华,这样容易将鱼钓起来。在一个窝内闹窝的小鱼,有时仅那么十来条,钓光以后也就安静了。

六、药物添加法

1、用“排草、灵草、香松”三种草药按5比1加入钓饵和诱饵中可解决小鱼闹窝。

2、在粘饵中加一点中药山奈,但注意不要加阿魏,因为阿魏不仅驱不走小鱼,反而能招引更多的小鱼。

3、撒几粒氯霉素也能起到驱赶小鱼的奇效。

4、是在饵料中掺些“小鱼逃光光”之类的添加剂。   此外,垂钓时使用黑色条钩,不用白色或黄色的钩,也可避免招来小杂鱼

冬季钓鱼打窝技巧

打窝是每一个钓鱼人一到钓场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大部分钓鱼人认为,打窝不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糟食或颗粒饲料用打窝器送进窝点这么简单吗?但对于钓鱼高手来讲,他们就知道讲究窝子料的搭配比例,以及打窝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冬天到了,就冬季钓鱼如何打窝,依据自己最近冬钓的一些体会,谈一些观点,供钓友们在冬钓中一试。

一、依据气候变化换位打窝,冬天来临,气候已经变得相当冷了,水库池塘湖泊的水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我们打窝就要注意选择,讲究打法了,一定要坚持少打勤补的原则,广种薄收。具体做法是,在不同深度的地方多打几个窝。如早晚选较深水域打窝试钓,因早晚天气较冷,水也比较凉,鱼会游到深水区取暖。到了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就应到浅水区域打窝试钓,因为午时的太阳一出来,浅水区的水温要高于深水区,鱼就会到这里来取暖觅食。无论在浅水区还是深水区,最好在我们钓位的左右都打上窝子,因为冬天鱼的活动量和活动范围都比较小,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找鱼钓,不要只打一个窝子等鱼来。

二、依据气候变化选择窝料,夏秋季节水温较高,鱼类的活动量和觅食欲望较为强烈,只要我们一打窝,在大约半小时就会有鱼星出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发窝。而冬季却不是这样,打窝两三个小时才会发窝,如钓位选择不当,有时一天也不会发窝。除了水温的关系以外,就是我们的窝子料不对路和钓位选择不当所造成的,夏秋季要以香甜味为主,窝料用鱼常年吃的颗粒饲料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冬天就不行了。我的体会是,冬天打窝用的糟食中一定要添加含腥味的商品饵或鲜活的昆虫类饵料,以及药酒泡制的小米等,在冬季水温较凉时才会有较好的诱鱼效果。如果我们只用颗粒饲料打窝,因为水温太低,窝料的气味在水中散发的非常慢,就会导致诱不来鱼或诱鱼速度极慢的情况。因昆虫类在水中能活动,酒泡小米的味道比较浓,如果我们用昆虫类饵料或酒泡小米等打窝,就会较快诱鱼,为今天的鱼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少打勤补、分散打,冬天打窝不能一次打得太多、太厚,只要窝子里有饵料的味道就行了,即使是在夏秋季节,也要切忌打多。如果我们的窝子一次打得太厚,鱼儿过来以后,窝子里的东西都吃不完,啥时候才会吃你钩上的饵料呢?为了大面积的诱鱼,我们可以采取多打几个窝子的办法,在每个窝子里只打少量的饵料,然后轮流试钓,先钓最先打的窝子,每离开窝子前一定要少许补窝,就是要保持窝子里始终有味、有吃的。不能让鱼一次吃饱后再溜之大吉。按照一般常规,大部分钓鱼人都以为窝子打得越集中越好,但冬钓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昆虫类饵料,比如红虫、血虫等,如果我们打的很集中,几乎就是一团,如果来一尾大鱼,几口吃完了,窝子里就没有东西了,这里就留不住鱼。如我们打的比较分散,昆虫在一定范围的水中活动着,周围的鱼闻到昆虫的气味或看见昆虫在活动,就会陆续到此一游,即使只来一尾大鱼,吃完了这一团,旁边还有好多团在继续起着诱鱼的作用。我这里说的分散并不是无限的分散,比如我们在夏秋季打窝像碗口大小,而冬钓的窝子就应该打的像脸盆大小才对,太大就会把鱼诱到别的地方去。还有一点,就是冬钓的窝子料要选用较为细小而且味道较浓的饵料如酒泡小米、玉米丝、小颗粒饲料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被刚诱来的鱼很快吃完,而且较浓的气味在凉水中散发的时间也会长一点。

冬季钓水库鱼塘要看位置知鱼性测水温

到了冬天,由于鱼儿摄食不积极,特别是一些鱼类,一到冬天水位下降,它们就闭口不食,开始冬眠。除了鲫鱼耐寒能力强些,其他鱼都很难钓。可是在江南大部分地区,气温要比中原、东北、西北高些。当这些地区出现连续晴天时,有些养殖塘很快升温,这时塘里的各类鱼都会开口吃食。所以,江南一带到了冬天,钓鱼钓得人摸不清头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水库鱼塘所在的地理位置、水的温度、鱼的食性不同而不同的。我所在的地方就是这样。县城南边的一个鱼塘不肯开口,而城北的一个水库却很好钓。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地理位置决定了水温,如果水库是在山里。水库冬天没有放水,水位较深,那么这里只能钓鲫鱼。如果水库里没有鲫鱼,那么就钓不到鱼。如果水库水位不深,里面有鱼没有钓上来,那么只要天晴,气温上升,中午这里可以钓到鲫鱼。如果没有鲫鱼,只有草鱼、鲤鱼、鲢鱼,那么草鲤都会上钩。为什么?水温的原因,如果水只有两米深,那么水温到了中午就会很快升高,鱼儿就活跃起来。

一般来讲,水库里如果不放水捕鱼,水位是不会下降的。水库的水深了,阳光不能很快让水温上升,只有水面的温度会上升,鱼儿就会趴在水底不动。因此,冬季钓鱼,最好是找水浅的鱼塘钓。如果小水库里鲫鱼多且大,那么就可以去钓,因为鲫鱼耐低温,会进食。鱼塘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鱼塘里如果鲫鱼密度大,那么鲫鱼是很好钓的。如果密度小,那你就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么少的鱼,它们会在什么位置呢?一般就要找背风处,阳光足的地方,有一些树枝或乱石的地方就更好。在鱼密度小的地方,对鱼塘的地理位置就更要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位置下钩,只要水里有鱼,收获还是可以保证的。

二、鱼食性的要求

笔者所在地区,各个塘库的鱼食性是很不一样的。在有些水库,用蚯蚓钓,鱼儿不太吃,有的水库用蚯蚓钓,鱼儿吃食很猛。这是为什么呢?我去观察了一下,那个不太吃蚯蚓的水库离县城很近,每天去那里钓鱼的人很多。不管会不会钓,人人都知道用蚯蚓。买蚯蚓也方便,渔具店里就有的卖。那个水库里的鱼很多,特别是鲫鱼多且大。人钓得多了,大部分鱼都被钓走了。没被钓走的鱼,有一些鱼也被蚯蚓钩挂过。它们对这些蚯蚓有了警惕,见了蚯蚓不再大意,有些鱼见了蚯蚓还会吓跑。这就让其他的鱼也跟着受惊,所以水库里的鱼越来越不好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水比较肥,颜色略带茶水黄。每个钓鱼人一到水边,就到养鱼人那里,讨来鱼饲料。不管能不能钓到鱼,先来个“粮草先行”。说是引鱼来,其实是给水体增加肥料。这样水库里的水质就受到影响,鱼儿显得不活跃,不太吃食。在这样的水体施钓,就要注意饵的变化。我在施钓中发现,鱼饵应该活,如用蚯蚓时,你不能沉底,沉了底,鱼儿不容易发现。也不能悬在半中间,那里没有鲫鱼。在冬天鲫鱼不是很积极地去觅食,它一般都是慢慢地游,如果眼前在离底5~1O厘米的水层有一只不大不小的蠕动蚯蚓,它会一口吃进,因为它不需要太花气力就可得到美昧。

同样,用素饵时也不能用自制的饵料,应买商品鲫饵,浓腥或浓香型的,再配一点鱼饲料,加上拉丝粉,那么也钓离底5~10厘米,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如果在离城市偏远的山里的水库,鱼塘水质优良,鱼的密度又大,只要可以用蚯蚓钓,那么你就无需那样讲究了。特别是很少有人钓过的,或无人钓过的水库你就可以海竿串钩钓,多打几根竿,效果会很棒。

如果是在水质特别好,鱼的密度不大而且经常被人钓的水库、小鱼塘,这样的地方更要求钓鱼技巧,钓的时候就要求钓者注意离底钓,用饵要求多变。

三、水温对钓鱼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冬钓和南方、中原、北方等地又有着一些不同。不同的根本还是温度的原因。与更南的南方比,本地也能被称为北方,因为每年能见到一两次的雪。钓鱼的时候就会因天气而有一个月或半个月的休眠期,这是指二九到四九这段时间。其中有十天左右是非常冷的,不宜出钓。那么其它时间只要不下雨,不刮大风都可以钓鱼。

在我们这如果要冬钓,对天气的变化也是要好好留心的。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有相似气候的各地钓友参考。

1.10度以下找深水、锅底、大坑,如有倒树、枯杈是最佳。

一天的最高气温不超过10度,那么鲫鱼基本是在最深的地方,小范围地动一动,或是根本不动。这时我们就要找水库、塘的凹处,或有深坑的地方。如果你不太熟悉钓场,可以观察水面的鲫鱼鱼星。实在看不来,你就要找塘主或附近农人问问。如果你来到水边发现了水边有倒树,或树杈的话,你可以在树边做窝钓鱼,效果很好。

竿子用7—10米的长竿,或用海矶竿串钩。手竿可以双钩,一钩沉底,一钩钓离底3~7厘米。用活饵,如蚯蚓红虫等。如果鱼很难钓,而水中又有鱼,你可以在沉底的钩上挂大拇指大的商品饵,另一个悬钩挂蚯蚓,要过五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换一次饵,这样就有好的结果,虽然麻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 .10度以上追星钓,坐阳、背风是最佳。

一天中,气温到10度以上,那么这鱼就会趋温而走。钓者不要担心它的行踪,只要它动且觅食,就会有鱼星冒出,钓者找鱼星钓。哪里鱼星多,就说明鱼群在那里。冬天的鲫鱼星好认就在于其它鱼基本不动,也不会有星冒出,只有鲫鱼,它的星一般是三四个单独的小泡,大小相等。能用手竿就最好不用串钩。如果手竿够不着,用串钩钓,海竿用小的,2.1米的最好,竿梢要软,如果有矶竿就更好。抛竿时,等线出去,串钩要到了有鱼的水域,用手拉一下鱼线,让出去的线突然停住,这样串钩坠落水的声音很轻,只要是打海竿的老手,都能做到。手竿钓鱼用的蚯蚓一定要不粗不细的,很鲜活的。如果蚯蚓太细,会不好上钩,如果太粗,鱼儿会不太适口,吃食可能会慢些。只有那种不粗不细的蚯蚓,它的活性更强,鱼儿很适口。冬钓鲫鱼,漂相轻微,只要有一个下顿和上顶都要马上提竿。当钓到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急于拎出水面,应慢慢地拉到一边等近岸时再提到水面抄鱼。冬天的鱼儿入窝慢,既然来了就应好好钓。我就见过一些新手,钓到一尾后,由于水面的抄鱼声音太晌,其它的鱼被惊走了,钓者再下竿后,就钓不到鱼了。